馬克思故鄉特里爾的「紅色旅遊」夢

2017/08/21


     2018年是卡爾·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在他的家鄉特里爾這座距盧森堡邊境不遠的德國西南部小城正在為中國遊客的到來做準備。

 

      特里爾人口11萬,周邊分佈著許多用作葡萄酒原料的葡萄山。由於馬克思對近代共産主義發展的巨大影響,中國政府申請在這裡為他修建雕像,在德國引起了廣泛關注。

 

建於羅馬時期的古城特里爾是馬克思的故鄉,每年接待15萬中國遊客(照片來自 Jens Kastner)

 

       由於德國東部的社會主義體制一直延續到1990年,因此這一申請也引起了爭議。即便如此,特里爾市仍在4月份同意了中國政府的申請。

 

       每年訪問特里爾的中國遊客已經達到15萬人左右,但幾乎沒有住下來仔細遊覽的。這座始建於羅馬帝國時期的德國最古老城市正考慮用「馬克思」作為招牌,大力宣傳其優質葡萄酒和歷史悠久的建築等旅遊資源,謀求打破現狀。

 

      特里爾市負責對外宣傳的拉爾夫·弗里奧夫(音)説:「預計2018年中國遊客將會大幅增長。由於中國媒體關注馬克思雕像的建設,因此期望值還在進一步升高」。特里爾除了大學外沒有其他支柱産業,公共債務已經達到7億歐元。

 

     儘管中國遊客呈不斷增長趨勢,但要想直接給當地零售業和旅遊業帶來收益也並非易事。馬克思的故居已經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中國遊客約佔入館人數的四分之一。

 

      不過博物館館長伊麗莎白·諾伊(音)感嘆大部分中國遊客都不買門票,只是用手機拍外牆上的匾額。還有的遊客僅在入口處的博物館商店裏買點兒旅遊紀念品就算完事。

 

在馬克思博物館入口處(照片來自 Jens Kastner)

 


 

      諾伊館長説:「中國遊客是在遊覽盧森堡、法蘭克福、巴黎時抽空趕過來的,因此總是來去匆匆」。當地旅館均表示只有極個別的中國遊客才會留下來住宿。

 

      相距不遠的伍珀塔爾市也在絞盡腦汁迎接2018年中國遊客的「紅色旅遊」特需。這裡是馬克思的親密摯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出生地,其故居已經成為博物館「恩格斯之家」。

 

      儘管現在距恩格斯誕辰200週年還有20年時間,但恩格斯博物館已經委託設在北京的中國出境遊研究所(COTRI)幫助招攬遊客。該研究所正在策劃旅遊線路,將以北京為始發地,利用海南航空來周遊與馬克思和恩格斯有著淵源的城市。

 

在馬克思博物館的禮品店,巧克力是馬克思主題的紀念品之一。 (照片來自 Jens Kastner)

 

      德國麥卡托中國研究所的分析師瑪麗·霍夫曼指出,如果能滿足中國遊客的需求,特里爾市和伍珀塔爾市將獲得巨大收益。如能在中國的大型旅遊網站上把兩個城市與共産主義思想重鎮的關係作為口碑傳播出去,即使城市不大,遊客也必定會來參觀。

 

      關鍵是要把馬克思的出生地包裝成中國人必遊之地,再通過進一步宣傳其他方面的魅力,使中國遊客在當地住下來。除羅馬帝國時期的歷史遺跡外,再重點強調一下溫泉和葡萄酒等,就有望把特里爾變成一個對廣泛家庭都充滿吸引力的旅遊選項。

 

       霍夫曼表示:「只要把各項魅力很好地組合起來,就能滿足需要滯留型高品質旅遊的中國中産階層的需求。共産主義思想正在中國復甦,現在是一個絕佳機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JENS KASTNER 特里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