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宣稱「完成核武大業」背後的焦慮

2017/12/05


  汽車廠、卡車廠、鲇魚養殖場、化粧品工廠、鞋廠、果樹農場……。朝鮮11月29日時隔2個半月強行發射洲際彈道導彈(ICBM),然而在此期間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並沒有前往核導開發一線坐鎮指揮,而是視察了上述生産設施。雖然金正恩高調宣稱「完成核武大業」,但其言行之中流露出的卻是對於國際社會強化經濟制裁的焦慮。

 

金正恩視察汽車廠(朝鮮中央通訊社11月21日報道,KCNA-KNS)

  

  11月13日,一名25歲的朝鮮士兵在被警衛射傷的情況下越過板門市軍事分界線,逃往南韓一側。

       

  據南韓《朝鮮日報》報道,「在(脫北士兵的)小腸和臟器中發現了幾十條寄生蟲,其中包括30釐米長的蛔蟲,該士兵還患有肺結核和B型肝炎。這赤裸裸地暴露出朝鮮傳染病蔓延的現狀」。

 

  作為朝鮮人民軍與聯合國部隊對峙最前線部隊的一員,本應是出身好體能棒的「精英」。但這名士兵卻飽受營養不良和傳染病困擾,這令南韓國內十分震驚。

 

  配給制崩潰 士兵被迫「自給自足」

 

  朝鮮為彌補肥料不足,多次要求全民上交肥料。自家肥料不夠的話,只能從牧場購買牛糞、馬糞,但因為沒有錢去買糞,甚至出現了偷盜其他家庭人糞的事件。由於使用營養和衛生狀況不佳的人糞,出現了寄生蟲氾濫。

 

朝鮮脫北士兵跳車逃跑(KYODO)

 

  曾經被作為「理想結婚對象」之一、生活有保障的朝鮮人民軍士兵也不例外。

 

  朝鮮的配給制度在1990年代事實上已經崩潰。大部分百姓不得不在「黑市」上購買食物和生活必需品。被迫自給自足的軍隊也是一樣,為了確保食物不得不忙於進行農業生産、工廠勞動以及賺取外匯,即便如此仍有半數士兵飽受糧食嚴重短缺困擾。

 

  近年來,朝鮮的黑市增加至約500處,已經在全國確立了供給和流通網。諷刺的是,朝鮮當權者無法進行統治,自然出現的「資本主義」激活了經濟,從表面上來看經濟狀況出現改善。對黑市構成支撐的是通過中國商販從中朝邊境流入的大量商品。

 

  但金正恩每次實施核子試驗或發射導彈挑釁後,聯合國安理會就會強化對朝制裁,中國政府也逐漸收緊了供給渠道。這似乎是朝鮮百姓和軍隊糧食愈發短缺的原因之一。

    


    

  據韓聯社報道,南韓統一部長趙明均10月指出,隨著國際社會強化制裁,「(朝鮮)出口額的近9成將遭受影響」。朝鮮的糧食問題有可能比上世紀90年代導致大量民眾餓死的「苦難行軍」時期更加嚴重。

 

  但為何金正恩仍能不斷進行耗資巨大的導彈發射與核子試驗呢?這是因為朝鮮將用於核導開發、武器採購的「軍需經濟」,以及用於支撐金正恩家族生活、購買用於維繫黨和軍方高層忠誠商品的「王室經濟」完全剝離出一般預算。

  

金正恩視察11月29日發射的「火星15」導彈(KCNA-KNS)

    

  朝鮮勞動黨和人民軍下屬企業取得的合法和非法外匯收入、駐外使領館通過副業賺到的上繳金等,全都直接流向用於維持金正恩體制的「秘密金庫」。這支撐著朝鮮揮霍無度的體制。

 

  但隨著制裁的強化,朝鮮賺取外匯的渠道迅速變窄。在此背景下,朝鮮僅2017年就進行15次彈道導彈發射,並在9月進行核子試驗等,資金顯然已成為沉重負擔。

  

  朝鮮認為只要讓美國承認其擁核國家地位,就能逃避制裁

  

  朝鮮外相李勇浩9月在聯合國大會演講中表示,「成立了委員會,調查(對朝鮮)制裁導致的損害」。該委員會隨後列舉了聯合國合作資金泡湯、物資交付延遲等情況,譴責稱「這是給人民生活造成傷害的顯而易見的踐踏人權行為」。

  

  一方面,朝鮮還反覆要求聯合國成立專家組調查制裁的利弊。《朝鮮日報》報導稱,「朝鮮的國家安全保衛部(情報機構)命令全國各道(省)支部每月上繳50萬美元,市和郡的支部每月上繳5萬美元」。

  

  此外,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連日來表示,「就算敵人的制裁持續100年,我們也要自強不息、自力更生」。金正恩本人也走向工廠和農場進行現場指導,呼籲實現自力更生。以「和美國戰鬥」的名義,要求百姓臥薪嘗膽。2016年叛逃的朝鮮前駐英公使太永浩在美國眾議院的聽證會上解釋稱,「金正恩認為,只要讓美國政府承認其擁核國家地位,就能逃避制裁」。

  

  日本無線通訊社(Radiopress)報導稱,《勞動新聞》11月30日針對「完成核武大業」一事誇耀稱,「(朝鮮)擁有能開闢出光明繁榮跑道、充滿偉大的自力更生精神的人民的鋼鐵軍隊」。但是,國際社會已開始探討進一步加強制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