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六國圍攻美國,中國是贏家?

2018/06/04


      七大工業國(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於當地時間6月2日閉幕。加拿大財長發表了一份罕見的主席國聲明,稱其他6國(G6)向啟動制裁關稅的美國表達「一致關切和失望」。G7會議內部明顯出現裂痕。在與中國和俄羅斯的貿易和政治層面摩擦加劇的背景下,本應成為對抗軸心的G7的團結力出現擔憂。6月8日至9日的G7首腦峰會也必將出現混亂。

 

     主席國聲明點名批評美國,稱「不少觀點指出美國單方面措施將帶來的負面影響」。前一天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將G7形容為「G6+1」。加拿大財政部長比爾·摩爾諾表示「一致認為意見存在分歧」,承認G7內部出現對立。

 

  

      美國不僅對最大貿易逆差國中國發動貿易戰,還將本應是夥伴的西方各國也視為貿易戰的對象。川普總統在G7會議結束後發推特稱,「(美國)不會輸掉貿易戰。正是越來越聰明的時候!」

 

      G7內部出現的不和諧聲音對於非G7成員國的中國和俄羅斯來説是好事。中國和俄羅斯的經濟媒體紛紛報道了G7會議的結果和要人的發言。指出川普關稅是一次「叛變」的報道引人關注。

 

       面向中國,G7各國似乎要在開放市場和保護智慧財産權等問題上攜手合作。但是如果日美歐的裂痕加深,中國受到的壓力將減弱,這對中國有利。

 


   

       在應對俄羅斯方面,歐美此前在入侵烏克蘭等問題上保持統一步調。然而,如果G7的團結破裂,將對在中東等地擴大影響力的俄羅斯構成東風。

 

       日本的立場尷尬。朝鮮的無核化和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的解決、在亞洲抗衡中國離不開與美國的合作,因此日本希望避免關係出現裂痕。

 

       G7財長會議此次不得不推遲發佈聯合聲明。將在8日起的主要國首腦峰會上繼續討論,不過必將出現混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完全無法接受美國啟動關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表示,「難以理解美國的貿易政策」。

 

       對於其他6國的強硬姿態,有觀點猜測「川普可能會放棄G7,抵制峰會」(國際貿易相關人士)。美國政府高官指出,「川普想摸清中國和俄羅斯不在其中的G7到底有多大用處」。G7曾經一直是西方同盟國團結的舞臺,而如今團結的基礎出現劇烈動搖。

 

       美國財長姆努欽2日在G7會後的記者會上強調,「此次G7被稱為‘G6+1’,這是錯誤的。G7在經濟、安全保障和外交層面完全團結一致」,但姆努欽的表情難掩僵硬和疲憊。

 

美國財長姆努欽2日在G7會後的記者會上(kyodo)

 

       姆努欽在為期2天的會議上被日歐和加拿大6國圍攻。美國3月對日本等國的鋼鐵和鋁産品加徵關稅,不過在1日的G7會議上,像是挑釁一般,美國將徵稅對象擴大至歐盟(EU)和加拿大。G7成員國日本、歐洲和加拿大全部成為川普政權「貿易戰」的對象,G7陷入「G6+1」的分裂狀態。

 

        對美包圍網之所以強化到這種程度,是因為此前一直顧及川普政權的日本也加強了批評的語調,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批評稱,美國的進口限制「是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行為」。G7與會人士認為,日本的態度之所以變強硬,是因為「川普政權正試圖跨越汽車這一日方無法讓步的紅線。日本無法對此熟視無睹」。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支局長 菅野幹雄、河浪武史、八十島綾平 惠斯勒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