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戰矛頭指向日本「利益核心」——汽車
2018/05/25
5月23日,美國川普政府考慮以國家安全為啟動提高汽車的進口關稅的討論。汽車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品類,川普強硬的貿易保護政策正漸漸將矛頭指向「核心」。儘管實際啟動關稅還面臨很高門檻,但這將成為逼迫日本等談判對象做出讓步的強力武器。美國的「貿易戰爭」的激烈程度正在不斷加深,這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大阻力。
![]() |
川普政府此次考慮動用的是之前已在限製鋼鋁進口方面加以適用的美國《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將由美國商務部實施調查,在270天內向川普提交是否啟用關稅的報告。目前討論的方案似乎是在目前2.5%的乘用車關稅基礎上再加徵25%的關稅。
汽車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品類,佔到其總進口的15%以上,這和之前徵收25%關稅的鋼鐵(佔總進口的1%稍多)完全不屬於一個等級。和汽車生産相關的從業人員也將近100萬,面對11月的中期選舉,美國的「民粹主義(Populism)」式的保護主義正逐步走向極致。
如果實際啟動追加關稅,將對世界貿易産生巨大影響。日本每年向美國供應170萬輛四輪車,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的出口額達到560億美元,佔到日本整體對美出口額的4成。美國從德國的進口也超過300億美元,「貿易戰」的對象將一下子擴大到具有同盟關係的日歐各國。
美國揮舞著高關稅的大棒,就是想要各國今後像20世紀80年代那樣主動限制汽車出口。儘管限制貿易違背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但在有關鋼鐵的談判中,美國就是強硬要求對方限制出口數量,南韓已經被迫妥協,將出口量控制在近期7成的水準上。但汽車是日本和歐洲的支柱産業,很容易導致將國家利益捲入其中的相互報復戰中。
啟動汽車進口關稅原本有著很高的門檻。儘管世貿組織規則中設有專門條款,允許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進口,但「汽車存在國家安全上的威脅實在讓人難以理解」(日方貿易擔當者)。川普政府對鋼鋁也是以國家安全為由加徵了關稅,但就像此前限制利比亞的石油進口一樣,本來就是極不尋常的措施。
加徵關稅對美國經濟也具有很大的副作用。汽車銷售佔到美國物品消費的11%,價格上漲將會直接導致經濟減速。美國國內的汽車經銷商雇用了約200萬人,是生産人員的2倍,提高關稅很容易導致雇用減少。之前的限製鋼鋁進口從美國商務部開始調查算起,用了將近一年時間。
即便如此,提高汽車關稅的方案仍會成為川普進行「討價還價」的重型武器。日美剛剛在4月份的首腦會談中決定進行新的貿易磋商。美國要求和日本進行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估計會借助汽車關稅來進一步施壓。在進展遲緩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重新談判方面,汽車關稅也成為對加拿大、墨西哥的「威脅」。
美國還在與中國打「貿易戰」,戰線正不受限制地擴大。儘管如此,成果仍乏善可陳,就連盟友日本也在考慮發動針對美國的對抗措施。川普政府與各國的裂痕在不斷擴大,正逐步喪失自由貿易體制的領導者地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