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孤注一擲推動重啟商業捕鯨?

2018/07/09


  日本政府將於7月12日針對生存數較多的鯨魚,向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提交要求重啟商業捕鯨的改革方案。力爭9月中旬在巴西舉行的國際捕鯨委員會大會上推動參加國達成共識。日本中斷商業捕鯨已有30年,捕鯨行業面臨船舶老化等問題。預計澳大利亞等反捕鯨國將反對該提案,有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本次將抱著這是「最後的機會」的決心加以推動。

  

日本提議對資源量豐富的鯨魚進行商業捕撈(照片由日本鯨類研究所提供)

       

  3月底,在南極結束5個月航海的調查母船「日新丸」回港。這艘可供百餘人乘坐的巨輪船體受損,甲板生銹,空調導管破損,冷暖氣無法順利運作,還漏雨,調查捕鯨一線的作業環境十分嚴峻。

  

  「過去能航行得更快」,船長江口浩司最擔心的是引擎老化。擔心被反捕鯨團體「海洋守護者協會」等的高速船發現。日新丸最多還能使用3年左右。

   

  「船員的家人也感到擔心」,南極海調查捕鯨支援會的會長織田光晴説道。以執政黨自民黨的水産部會長、參議院議員江島潔為中心,日本2017年通過了將調查捕鯨定為國家責任的新法。

     

  自民黨捕鯨議員聯盟會長鈴木俊一表示,法律中提及構建能安全航行的環境、促進鯨肉消費和人才培養等內容,「顯示出日本重啟商業捕鯨的強烈決心」。

    

在北海道釧路附近海域捕獲的小鬚鯨

    

  除了立法之外,日本還進一步迎來利多消息。作為反捕鯨國代表的美國實際上也是捕鯨國。2018年是6年1度決定土著民族捕獲額度的年份,美國也將以捕鯨國的立場參加。此外,國際捕鯨委員會大會的議長由日本政府代表、東京海洋大學教授森下丈二擔任。時隔半個世紀由日本人擔任這一職務。

    


       

  全球海洋中有約80種鯨魚。鑒於一部分鯨類的資源減少,國際捕鯨委員會在1982年決定暫停商業捕鯨。

   

  日本鯨類研究所表示,實際上南極有大量小鬚鯨,同時座頭鯨等「正以每年1成的速度恢復」。因此日本主張,像鯖魚和鮪魚等其他水産品那樣,鯨魚「也應科學地持續加以利用」。

   

  如果在9月的大會上未能達成協定,日本將考慮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並組建新的捕鯨國際組織。森下丈二教授表示,維持現狀和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各有優缺點」。

   

  如果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與捕鯨支援國建立新的國際組織,日本將邁向重啟商業捕鯨。不過,在南極捕鯨會違反國際法。另一方面,如果維持現狀,可以在南極展開調查捕鯨,但現行計劃結束的2027年以後,存在調查捕鯨也難以繼續的風險。由於選擇的道路不同,需要的船隻的大小也存在差異,日本水産廳將根據國際捕鯨委員會大會的結果,啟動捕鯨母船的更換計劃。

   

  有相關人士表示「希望承認日本的捕鯨文化」。還有觀點認為,應繼續在鯨魚眾多的南極展開調查,存在各種意見。此次國際捕鯨委員會大會無疑將成為「左右將來日本捕鯨理想狀態的重大節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佐木takumi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