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烤羊肉成為日本各地名吃的始末
2022/03/30
提起在鐵鍋上烤製羊肉的「成吉思汗烤肉」,日本人可能會有一種北海道才正宗的強烈印象。但日本全國各地都有以成吉思汗烤肉聞名的地區,包括山形及岩手等。追溯一下這種料理誕生的過程就會發現,其原點在中國,並且與二戰前日本的富國強兵政策有關,其普及過程也充滿戲劇性。
岩手縣遠野市有一種獨特的文化,那就是在裝有燃料的桶上烤羊肉。1955年開始在該市營業的老字號餐廳「成吉思汗烤肉安部」的負責人安部吉彌表示,「成吉思汗烤肉也是遠野的名吃,這裡二戰前就有很多農戶養羊」。
![]() |
岩手縣遠野市的「安部」餐廳用鐵桶烤製的成吉思汗烤肉。日本各地的烹飪方法和風味等有不同的傳統 |
日本政府出台鼓勵養羊的政策
「除岩手外,長野等也有不少地區的名吃是成吉思汗烤肉」,據北海道立瀧川畜産試驗場前研究員高石啟一表示,「這與大正時期(注:1912~1926年)日本政府鼓勵養羊的政策有關」。當時日本沒有養羊的傳統,羊毛依靠進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日本開始養羊提供了契機。
「日本在寒冷地區經歷了日俄戰爭(注:1904~1905年),切身感受到了羊毛軍裝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但世界大戰導致羊毛進口停止」,高石介紹稱。焦急的日本政府提出了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增加養羊規模的「百萬頭綿羊計劃」。
高石表示,「為了增加養羊的好處,政府開始研究與羊有關的料理」。以需要大量軍裝的陸軍省為中心,將中國的烤羊肉命名為「成吉思汗料理」,通過舉辦試吃會等進行了大力普及。
為什麼要普及起源於中國的料理呢?了解中國飲食史的慶應大學教授岩間一弘表示,「還有一個目的是打造滿洲名吃」。為了在「滿洲國」打造獨特的飲食文化,南滿洲鐵道公司旗下的大和旅館等把成吉思汗烤肉列為名吃,「滿洲名吃」的名頭在日本傳播開來。
確實,從二戰前的成吉思汗烤肉店的照片可以看出,店面佈置為「蒙古包」風格。岩間表示,「就像存在‘滿蒙’一詞那樣,當時滿洲和蒙古的印象容易重合在一起」。
至於成吉思汗烤肉的命名人是誰、第一家店是哪,可謂眾説紛紜,高石啟一表示「似乎1930年代初東京都內就開始出現成吉思汗烤肉店了」。雖然日本政府還在農村舉辦了料理講習會,但「二戰前以東京等地的高級烤肉店為主,並沒有滲透到農村」。
遠野市的安部吉彌也表示,「由於當時還不流行肉食,因此創業時本地還沒有吃羊的習慣」。想念在滿州吃過的羊肉時,一開始是從東京訂成吉思汗烤肉鍋。
成吉思汗烤肉也是山形縣藏王地區的名産,在當地經營「元祖成吉思汗·SHIRO」的齋藤央明表示,「業務擴大是在昭和30年代(注:約為1956~1966年)」。當時,隨著化學纖維的發展及羊毛進口自由化,羊毛的價格暴跌。齋藤表示,「農戶紛紛放棄牧羊。為了救濟農戶,收購了大量的羊,做起了成吉思汗烤肉」。
![]() |
戰後不久在藏王吃成吉思汗烤肉的人們(照片由「元祖成吉思汗·SHIRO」提供) |
高石啟一介紹稱,這種做法在過去盛行牧羊的地區推廣開來,成吉思汗烤肉從高端菜變成了大眾菜。因鼓勵牧羊而誕生的料理隨著牧羊衰退而推廣開來。
那麼,為什麼日本普遍認為北海道是正宗産地呢?了解中國飲食歷史的日本東北大學教授川口幸大解釋稱,「北海道企業的措施做得好」。
1956年創辦的大型成吉思汗烤肉店松尾和同年上市的北海道企業Bell食品的烤肉醬汁是北海道烤羊肉的代表。在還沒有吃羊肉習慣的背景下,松尾在賞花季的公園裏出租七厘炭爐,供遊客吃烤羊肉。Bell食品給批發醬汁的精肉店贈送專用烤爐,消費者可以借來體驗成吉思汗烤肉。
北海道成為「正宗産地」
在經濟高速增長期,北海道旅遊業的發展也起了推動作用。川口教授表示,「啤酒園把已在北海道內普及的成吉思汗烤肉作為招牌菜,來自全國的遊客都作為‘北海道名吃’而品嚐成吉思汗烤肉」。松尾的社長松尾吉洋也回顧稱,位於北海道旅遊路線上的松尾一號店「在昭和40年代(注:約為1966~1976年),一天要接待50輛左右觀光巴士」。
各地的相關人員都一致認為「廣闊土地上感覺有羊在生活,這種印象也對北海道有利」。不過,北海道也是在成吉思汗烤肉普及的同時,不再養羊。現在羊肉基本上依靠進口。
松尾2016年在1號店附近的牧場上開始養羊。養羊的規模還不足以支撐烤肉用量,但松尾社長表示,「希望讓消費者與羊接觸,宣傳各種羊料理」。今後,與羊的接觸方式或許又會流行起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倉萬紀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