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造業不再怕匯率了

2018/07/04


  對日本製造業來説,匯率已經不再可怕。日本製造業抗匯率波動的能力在增強。曾經日元升值會對出口造成巨大影響,不過日本銀行(央行)的分析顯示,現在的匯率「感應度」降至0。原因是出口産品的高附加值化。也就是説,日本出口産品逐漸轉為不受價格影響、能夠持續暢銷的産品。日本製造業好不容易跨越了匯率的障礙,但現在又迎來了更大的新課題。

 

  

  日本企業的出口表現堅挺。4月的出口指數(2015年=100)為115.4,創1975年統計開始以來的最高紀錄。5月也維持在111的高水準。

 

  幾乎與匯率無關」

 

  其特點是儘管匯率發生波動,但是日本出口的增長趨勢幾乎不變。這一點體現在日本銀行分析的「出口匯率感應度」上。

 

  出口匯率感應度顯示日元匯率的波動如何影響整體出口。2000年代中期日元兌美元升值10日元的話,出口會減少3%左右。

 

  但從2010年前後開始匯率感應度迅速下降,2016年降至0.2~0.4%。2017年降至0~-0.1%。日本銀行調查統計局指出,也就是説,現在「日元升值或貶值與出口的增減幾乎無關」。

 

  大和綜研的經濟學家小林俊介認為,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因為「生産本地化和國際化的貨幣管理」。經歷過之前的日元升值局面,日本企業紛紛在亞洲等地擴大本地化生産和推進代工生産。在結算時也增加了外幣的使用。據日本財務省統計,2017年上半年,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占比51%,歐元和人民幣計價的交易也出現增加。

 

  實際上,日元兌美元每升值1日元,本田的合併營業利潤會被拉低140億日元,5年時間減少了30億日元左右。但索尼的營業利潤反而會提高35億日元。

 

  不實施降價

 

  另外,現在匯率感應度之所以降至0,是因為日本的出口産品在向與價格無關的暢銷産品過渡。

 


 

  在經濟財政白皮書等統計中,有一項被稱為「高附加值化指數」的數據。這是用日本財務省計算的「出口價格」除以日本銀行的「出口物價」得出的。前者單純顯示一個單位的出口額,後者則是按出口産品的品質和內容調整後的數據。該指數快速上升,意味著日本高附加值産品的出口比例出現提高。

 

  過去日元貶值之際,日本企業往往會在海外市場通過降價來擴大市佔率,但最近卻不再降價,而是確保利潤率。價格競爭力得到提升後,在日元升值情況下也無需減少出口量。這就是高附加值化可以有效迴避匯率影響的原因。

 

  據日本內閣府統計,在電氣測量儀器、引擎和汽車等日本代表性産業,高附加值産品的出口增長尤為明顯。

 

在橫濱港口等待出口的日本汽車(kyodo,2018年5月24日)

 

  例如半導體製造設備,雖然南韓和台灣企業的半導體席捲世界,但支撐半導體品質的是負責薄膜加工和真空運輸等作業的設備。日本的大型半導體製造設備生産商東京電子等企業擴大了出口。

 

  在引擎領域,飛機零部件的出口出現增加。雖然美國波音和歐洲空中巴士等歐美企業是全球飛機製造業巨頭,但日本企業擅長生産引擎零部件。川崎重工業表示,「在日元貶值情況下也沒必要降價」。

 

  汽車的出口也開始從小型車向SUV等車型過渡。瑞穗綜合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高田創指出,「今後為了繼續擴大出口,能否確保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技術競爭力顯得至關重要」。

 

  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後日元進入升值局面,現在日本企業終於跨越了長期以來面臨的匯率障礙。但是又有新的問題浮出水面。那就是美國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引發的貿易摩擦。

 

  如果美國的關稅對中國的IT和半導體業務産生影響,可能對出口製造設備和零部件的日本也産生影響。川普政府擬對汽車徵收25%的關稅,一旦實施,影響將遠遠超過匯率波動。

 

  在貿易摩擦中,各國競爭力強的産品更容易成為制裁目標。如果在汽車産業之外,電子零部件和工具機等行業也成為制裁目標,日本將受到巨大衝擊。大和綜研的小林表示,「全球或被迫重新構築供應鏈,影響的波及面很廣」。對於日本出口企業來説,必須繼續保持警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金堀祥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