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回購股票9.6萬億,回饋股東
2024/02/01
日本上市企業加大了股票回購的規模。2023年的回購總額達到約9.6萬億日元,連續兩年創新高。企業把盈餘資金積極返還給了股東。東京證券交易所要求企業提升資本效率也是加大回購的背景原因之一,這成了目前日本股市上漲的主要原因。
回購股票可以減少企業的股票數量,有助於提升凈資産收益率(ROE)和市凈率(PBR)等財務指標。由於回購比分紅實施起來更加靈活,因此企業可輕鬆使用盈餘資金來回報股東。以前往往會在股價上漲局面下暫停回購,但目前回購動向仍十分活躍。
![]() |
日本上市企業加大了股票回購規模 |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按照董事會決議日統計了上市企業的股票回購總額,2023年達到9.6020萬億日元,比上年增加1350億日元。已連續3年增加。設定回購額的企業共計1033家,已連續兩年超過1000家。
最引人注目的是市凈率相對較低的企業。三菱商事共計回購了4000億日元的股票。該公司提出了截至2024財年(截至2025年3月)的3年裏連同分紅共計向股東返還超過1.5萬億日元的方針。三菱商事的市凈率從2022年末的0.78倍上升到了1.1倍多。伊藤忠商事也共計回購了1250億日元的股票。
本田實施了2700億日元的股票回購,達到上年的2.7倍。由於汽車産量恢復,本田的現金儲備猛增。副社長青山真二就規模達到2000億日元的回購表示:「從中短期的觀點來看,未來仍有可能實施」。本田的市凈率從2022年末的0.4倍多上升到了0.6倍多。
![]() |
也有很多企業回購股票的目的在於吸收大股東拋出的交叉持股股票。Recruit Holdings在大日本印刷和TOPPAN Holdings拋售該公司的股票時,實施了約1100億日元的回購。KDDI從豐田手中回購了約2500億日元的股票。
日本企業之所以積極回購股票,是因為手頭的盈餘資金增加。上市企業(不包括金融等企業,財務年度結算期為3月)2023年9月末的現金儲備為101萬億日元,資本充足率為43%,均達到歷史最高水準。因此,企業為股東提供了豐厚的回報,2023年的股票回購金額和分紅加起來達到約28萬億日元,佔凈利潤的5成以上。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市凈率改革也對企業起到了促進作用。自1月起,該交易所開始公示經營時重視資本成本和股價的企業名單,以此來促使企業進一步改善資本效率。日本大和綜研的首席研究員鈴木裕指出:「企業不得不採取應對措施,回購股票的動向今後可能會增強」。
![]() |
為了消除自家股票重新流向市場的擔憂,企業也紛紛登出已回購的股票。2023年有324家企業登出了自家股票,創歷史新高。其中佔3成的101家企業登出了已發行股票的5%以上。日産汽車登出了2023年12月回購的2億1100萬股(佔到已發行股票總數的5%)。三菱UFJ金融集團2023年11月登出了350萬股,佔到已發行股票的2.75%。
另一方面,企業回報股東越來越多也是因為增長投資的去處有限。由於中國經濟減速等,前景難以預測,日本企業的部分投資行為也表現出謹慎姿態。日本政府在1月的月度經濟報告中,保持日本國內的設備投資判斷不變,仍為「好轉停滯不前」。尋找有望獲得回報的投資對象也是課題。
回購股票有改善每股盈利和凈資産收益率的效果
回購股票是指企業買回已發行的股票。隨著日本在2001年修改原《商法》,不登出而持有自家股票的「庫存股」被解禁。企業回購股票大多是用來回報股東。有通過市場交易及回購自家股票等方法。原則上,這是財源限制的對象,不能超過可分配額購買。這屬於內線交易規定的重要事實,要嚴格公示資訊。
![]() |
由於進行回購後股票數量減少,有提高每股盈利(EPS)及改善凈資産收益率(ROE)的效果。如果每股盈利上升,市盈率(PER)相同,股價就會上漲。此外,進行回購也有宣告自家股價目前比較便宜的效果。日本企業大多根據業績和經營情況實施回購。
據英國LSEG介紹,2023年世界企業回購股票比上年減少3成,減至6800億美元。其中,美國企業佔6成。在美國,大多企業比起分紅更重視回購股票。美國的規定跟日本不同,也有企業雖然債務過剩但回購股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道鏡花、村上徒紀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