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家最賺錢企業裏中國佔4家
2018/04/18
在世界範圍內,企業業績的擴大正在加速,2017年度凈利潤合計金額達到4萬億美元,時隔3年創出歷史新高,相比上財年的增加率達到29%,創出7年來新高。在已開發國家,IT(資訊化技術)相關的技術革新進入收穫期,而在新興市場國家,資源價格上漲推高了業績。不過,貿易摩擦的風險正在提高,企業的盈利環境面臨著不確定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通過企業業績和財務資料庫QUICK FactSet統計了世界約10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8700家企業(一部分包含預測)。凈利潤增速創出金融危機後的復甦期2010年度(增長57%)以來的最高水準。
![]() |
按地區觀察利潤增長率,發現已開發國家為33%,而新興市場國家為18%。在凈利潤金額最大的20家企業中,美國(12家)和中國(5家)佔到8成以上。
美國蘋果的凈利潤達到484億美元,增長6%,利潤規模連續3年居首位。除了智慧手機之外,應用程式和音樂播放平臺也表現強勁。居第2位的英美煙草集團(British American Tobacco)增長7.7倍,實現大幅增長。與美國同行業巨頭的業務整合推動了利潤的增長。
在中國企業中,大型銀行位居前列。2017年秋季中國共産黨代表大會之前的經濟刺激對策構成了業績的東風。不過,也有觀點指出包括處置不良貸款等在內的會計處理存在局部的不透明。
在日本企業中,豐田排在第13位。從日本的上市企業整體來看,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凈利潤似乎增加約3成。有分析認為,在全球範圍內盈利的能力增強,確保了和世界整體相同水準的利潤增長率。
按行業來看,通信等IT相關行業增長明顯。南韓三星電子由於智慧手機半導體等業務實現增長,凈利潤增加近9成,利潤額躍居創出歷史新高的第5位。電子商務在世界範圍內正在擴大的美國亞馬遜、圖像處理半導體在人工智慧(AI)領域實現增長的美國英偉達等的利潤也實現大幅增長。
在新興市場國家企業中,巴西資源巨頭淡水河谷受益於鐵礦石需求的復甦,凈利潤增加4成。法國巴黎銀行旗下證券部門的河野龍太郎表示:「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都進入了企業業績實現增長的局面」。
與10年前相比,居利潤額前列的面孔完全改變。2007年度居首位的美國埃克森美孚下降至第17位。曾居第4位的美國通用電氣(GE)則出現虧損。「重厚長大」型産業的企業的存在感正在下降。
由於業績擴大的推動,分紅和設備投資正在增加。統計對象企業的2017年度分紅總額有望達到約1.6萬億美元,增加5%。規模超過日本的全年零售業銷售額(約140萬億日元)。按總市值計算的1000家主要公司的設備投資額增至1.7萬億美元,增加6%。
不需要大規模設備的IT企業崛起,資金需求有可能正在變得難以增加。考慮到凈利潤增長3成,可以説設備投資的增加率有限。如果分紅加上股票回購,企業「回報股東」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貿易摩擦是今後的風險。有觀點指出「如果貿易摩擦的激化導致國際交易量減少,對於2018年度的企業業績增長來説,將産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瑞銀(UBS) 證券的青木大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