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對中國製造業依賴有多大?
2020/02/13
在新型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度成為焦點。據推算,中國的製造業生産每減少100億美元,海外的生産和銷售就被拉低67億美元。南韓、日本和美國等國家受到的影響尤其大。中國企業的復工原則上從2月10日開始,但仍有員工不足等不確定因素。中國以年6%以上的經濟增速成為全球經濟的引擎,但是中美貿易戰和新型肺炎問題使企業不得不開始考慮風險。
![]() |
中國作為製造業供應鏈的樞紐鞏固了地位,生産停滯對全球經濟産生的影響巨大。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得到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協助,利用歐洲委員會的「國家間投入産出表」,分析了中國的生産減少對全球經濟産生的影響。例如,從南韓來看,中國的製造業生産減少100億美元的情況下,中國廠商從南韓的採購額將減少近3億美元。此外,受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應減少的影響,完成品的出貨變得困難,生産將下滑約2億美元,合計將産生近5億美元的影響。
將中國的生産停滯對世界各國和地區産生的影響額相加發現,海外整體約達67億美元。
而實際産生的影響可能更大。例如,由於來自中國的電裝零部件供應停滯,南韓現代汽車國內3家工廠停工至2月11日。雖然考慮在12日之後復工,但是前景難以預測。
南韓投資證券公司統計,現代汽車在南韓國內1周的整車産量為3.4萬輛。如果停産1周,損失可能達到7000億韓元。
在南韓和台灣,半導體等電子設備相關産業也受到很大影響。據推算,採購和供應減少的部分中,台灣的産業中電子設備相關産業佔到4成,在南韓佔到4分之1。
在台灣,春節假期過後,代工生産iPhone半導體的台灣積體電路製造 (TSMC)和生産iPhone攝像頭的大立光電的股價暴跌。雖然這兩家企業的生産工廠設在台灣,但是卻受到負責組裝最終産品的鴻海精密工業等企業停工的影響。
在南韓,三星電子向蘋果和華為供應零部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從以美元計價的國內生産總值(GDP)來看,南韓約為日本的3分之1。台灣約為日本的8分之1。中國大陸製造業的生産停滯對南韓和台灣産生的衝擊比日本更大。
![]() |
日本在中國國內的汽車生産成為關注的焦點。2月7日,本田宣佈將湖北省武漢市的工廠復工時間推遲到17日。豐田汽車將中國4家工廠的復工時間比原計劃推遲了1周,決定再次推遲至17日之後。受中國國內的生産減少影響,來自日本的生産設備和核心零部件等的採購可能出現減少。
來自中國的零部件和産品的供應減少對美國的影響很大。每100億美元的影響額中,僅來自中國供應層面的影響就接近4億美元。美國蘋果從中國接受手機等産品的供應。中國的生産停滯將直接導致銷售額下滑。
![]() |
本田在中國武漢的工廠處於停工狀態 |
如果再加上間接性的生産減少等對中國國內周邊産業的波及效應,生産將被壓低約650億美元。是直接生産減少額的約6.5倍。這一數字超過5倍左右的日美,中國的製造業對周邊産業的影響比日美更大。
從規模來看,中國也已成為世界貿易的主力。國際貿易中心的統計顯示,中國在世界貿易中所佔份額接近12%,超過美國。「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流行的2003年,中國所佔份額還不到6%。作為大陸的主要電子零部件採購地,台灣的對大陸貿易比例達36%,南韓達28%。
日本的對華貿易比例為22%,超過對美貿易比例(15%)。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台北 真鍋和也 伊原健作、首爾 細川幸太郎 原欣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