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日本開店 中國EV抓住空隙
2021/12/20
中國大型汽車廠商通過純電動汽車(EV)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中國第一汽車集團12月19日在日本開設首家專賣店,2022年夏季將銷售SUV純電動汽車。此外,比亞迪(BYD)也開始銷售中型車。中國企業在引擎汽車領域未能瓦解日美歐企業的根據地,但打算以市場轉向純電動汽車為契機進入全球市場。中國的卡車等商用純電動汽車也開始向日本出口,正在抓住純電動汽車車型仍較少的日本企業的空隙。
12月19日一汽在大阪市的JR難波站前開設專賣店。這家專賣店將首先銷售轎車「H9」的汽油車及弱混合動力車。不含稅價格為550萬~11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84萬~64.48萬元)。2022年夏季將推出SUV的純電動汽車(EV)。2022年內還將增加300萬~400萬日元的車型。
SUV預計價格不含稅1100萬日元起,充電一次的續航距離約為460~690公里。正討論隨後銷售高價位的純電動汽車,為支援日本的充電標準而改造車身,全部從中國的工廠出口。
![]() |
日本第一家「紅旗」專賣店銷售的「H9」(12月19日,大阪市) |
12月19日出席開業儀式的公司經營者何英樹表示「感覺外觀比歐洲車更高檔,沒想到能在日本這個汽車大國開上中國車了」。
專賣店的負責人表示首先挖掘在日華人和訪日華人旅遊的旅行公司的需求,包括EV在內,希望增加車型。據稱,在光的照射下在汽車兩側的地面上呈翅膀狀的投影功能受到了好評。
一汽計劃2022年在東京開店,還討論將店舖擴大至日本其他城市。此前只是向日本出口少量汽油車和電動車,今後將建立銷售網,全面拓展業務。
比亞迪已啟動純電動中型轎車的銷售。首先向企業和地方政府推銷。價格為385萬日元,在享受購買純電動汽車的補貼之後,降低約40萬日元。已開始商討在主要城市設置銷售代理商。
此外,中國造商用純電動汽車已經開始進入日本,佐川急便等日本物流大型企業決定進口。為了減少配送時的溫室氣體排放,探索引進純電動汽車,但日本國內企業缺乏適當的産品,只能依賴中國製造。
中國産品群充實的原因是中國汽車産業正在作為國策而發展純電動汽車。從巴士和卡車的出口開始,進入2021年後一汽和比亞迪開始向歐洲等市場出口乘用車。
調查公司MarkLines的統計顯示,在西歐17個國家,純電動汽車銷量合計2021年1~10月達到約90萬輛。其中,中國企業的中國造為數千輛,比亞迪等已開始全面啟動出口。日本的市場相比歐洲顯得更小,但日本企業發展純電動汽車的行動遲緩,這似乎也是中國企業進入日本的原因之一。
中國純電動汽車極具競爭力
中國汽車製造企業分為政府旗下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最大的國有企業是上海汽車集團,民營企業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2010年收購了瑞典富豪汽車公司,正在加緊擴大業務。
![]() |
雖然日美歐等外資企業也涉足了中國市場,但中國政府規定了外資在中國設立汽車企業時的出資上限。因此,各外資企業原則上通過合資企業來開展業務,比如德國福斯與上海汽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建立了合資關係,豐田汽車與第一汽車、廣州汽車集團成立了合資企業。與外資企業成立的合資公司在國有大企業的銷量中佔據了大部分比例。
中國政府的目的是通過與外資企業合作,來培育本土企業,但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振興的純電動汽車(EV)領域,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比亞迪(BYD)等大型企業和新興企業的實力增強,出口也不斷增加。業界團體的統計顯示,2020年中國新車銷量約達到2500萬輛,是日本的5倍多。其中純電動汽車約為110萬輛,作為國家來説,堪稱最大規模。2021年純電動汽車的銷量也在以接近於上年3倍的速度增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