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房地産牽引的中國經濟
2014/05/14
![]() |
百姓也對房價反應敏感。北京的一位公司職員稱:「今後降價潮會擴大」,觀望情緒出現擴大。
1~4月包括建設投資和設備投資在內的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了17.3%。較1~3月相比增幅縮小了0.3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投資增幅持續放緩。僅從住宅等房地産投資來看,1~4月的增幅比1~3月縮小了0.4個百分點。房地産投資一直以來都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對於老百姓來説,購買住宅是最常見的投資手段。如果房地産行情持續冷卻,消極影響也很可能向多個方面擴散。
此外,鋼鐵和水泥等重工業的過剩産能也在持續縮小。佔中國能源消費量70%的煤炭受供給過剩影響價格出現下滑,中國政府計劃今年關閉超過1700處小煤礦。在位於重慶市郊外的煤礦鎮,一位員工透露1周上3天班休4天的狀態仍在持續。
工業增加值方面,儘管3月份的增幅出現升高,不過4月再次轉為縮小(同比增長8.7%)。顯示個人消費動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也環比減少了0.3%(同比增長11.9%)。雖説表現堅挺,但是缺乏拉動整體經濟增長的勢頭。
中國政府通過結構改革對經濟踩下煞車,另一方面為了支撐經濟發展,又逐漸開始通過加速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踩下油門。5月初,中國媒體紛紛報導稱今年的鐵路投資額被提高至8000億元以上。春季以後中國政府開始小幅上調投資計劃。
不過,經濟的「體溫」卻遲遲未能升高。4月份反映企業資金需求等經濟實態的銀行融資增加額為7747億元,比3月份減少了26%。今後預計經濟支撐政策的效果將逐漸顯現,經濟迅速惡化的可能性極小。但是,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會低於7.5%的政府目標。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