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電梯行情的尷尬
2014/12/10
![]() |
但這種趨勢再次發生了改變。在交易即將結束之際,雖然沒有明確的負面消息,但中國銀行等市值巨大的藍籌股聯袂下跌了近10%,同時上證綜合指數也出現了暴跌。結果造成9日的上證指數的「坐電梯」,最高值上升2.4%,最低值下跌6.1%。
造成這種情況的背景在於,據稱個人投資者佔交易額的60~80%這一中國股市特有的結構問題。由於中國政府一直限制外國投資者的交易,與日美歐等已開發國家的市場相比,個人投資者所佔的份額相對較高。
與此同時,一直拉動股價上漲的也是個人投資者。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顯示,自11月24日至12月4日,個人投資者累計凈買入額達到659億元,分別達到機構投資者(309億元)和經由香港進入的海外投資者(284億元)的2倍以上。這一期間,上證綜合指數上漲了16%以上。
![]() |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於11月下旬時隔2年零4個月下調了銀行貸款和存款的基準利率。市場看好超出預期的降息,股價也不斷走高。但是,股價上漲在此之前已經出現。由於中國經濟減速,業績不容樂觀的企業為數眾多,但個人投資者卻在追趕眼前的趨勢。
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言人鄧舸在5日的記者會上,向個人投資者發出警告稱,「希望廣大投資者特別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資者理性投資,尊重市場、敬畏市場,記股市有風險,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借錢炒股言論所誤導,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土居倫之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