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肖敏捷:12月14日,日本將舉行眾議院議員大選。每逢競選筆者最頭痛的就是失去寧靜的週末,大街小巷車站商店街等凡是人多的地方都會看到候選人扯著嗓門吆喝,住宅區內也不斷有宣傳車開來開去。既然是競選,候選人們毫不客氣地讚美自己攻擊對手,選票多競爭激烈的選區都是各黨重點攻堅的對象,平時只有在電視裏能看到的政客們站在宣傳車上不斷向你揮手,幸運的話雙手還能被不同政黨的大人物們緊握一番。總之,這種喧鬧的場景一直要持續到投票前一天晚上八點鐘。
|
肖敏捷 |
今年選舉的主要話題是「安倍經濟學」。以安倍首相為首的自民黨堅信只有「安倍經濟學」才能救日本,而在野黨齊聲譴責「安倍經濟學」除了撒錢使日元貶值外沒有任何效果。日本的老百姓究竟是聽誰的,只有12月14日去回答了。出於職業習慣,筆者最感興趣的是在國會答辯時,在強調「安倍經濟學」確實已經見效時,安倍首相列舉的證據是自從上任之後股價已經漲了將近一倍,但是在野黨們也用此證據攻擊「安倍經濟學」再次拉大了日本的貧富差距。根據野村綜合研究所的抽樣調查,受惠於股市大漲,去年金融資産超過1億日元的家庭數同比增加20%,但是仍然有30%的家庭沒有任何金融資産。看來股價跌也不是,股價漲也不是,在回答在野黨提問時,安倍首相有點發火也情有可原。
本來股價大漲在任何國家都應該是皆大歡喜的好事,那為什麼在日本卻有人卻高興不起來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絕大多數日本人不喜歡股票投資。根據日本央行的調查數據,目前日本家庭大概擁有1,650萬億日元的金融資産,儘管多年來利息一直和零差不多,但其中超過50%是躺在銀行,而投資股票(包括買基金)的比例不到10%,兩者的比例正好與美國相反。投資當然有風險,但是和美國人相比,日本人為什麼如此保守?
對此專家學者們從各種角度給出不同解釋,其中一點在於日本的養老金制度不同於美國。在美國退休之後能拿多少要看你平時投資回報的多少,因此很多人都選擇投主動進取的投資方式。而在日本因為政府財政在養老金制度中發揮著保底的作用,很多人沒有必要去「自食其力」。但是隨著日本的財政不斷惡化,改革日本的養老金制度迫在眉睫,從沒有體驗過經濟高增長的日本年青人對接受美國式年金制度應該沒有抵抗情緒。
另外有人從保守的國民性來分析日本人為什麼不願意投資股票,確實到現在還有很多日本人覺得應該靠辛勤勞動賺錢,不少人一聽理財商品這四個字就直搖頭,在日本證券公司員工的社會認可度也大不如製造業。
其實凡人皆愛財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筆者認為自從80年代的大泡沫崩潰之後,日本股市一蹶不振,投資家對日本股市完全失去興趣應該是重要原因之一。從不知泡沫經濟為何物的年青同事興高采烈地説日經指數可能到2萬日元,筆者説1988年1月我來日本時已經2萬多,那時還沒出生的小同事聽完直髮愣。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有位記者在撰文中説如果從1990年起算的話,在過去的25年裏,美國跟德國股價指數漲了6倍,但日本卻跌了6成。對日本股票投資家來講真是「失去的25年」。
因此,投資家能否重拾對日本股市的信心,還要看這輪行情能否持續下去。如果再折騰回到「安倍經濟學」以前的狀態,不但日本投資家不會重返股市,就連一些看好日本市場的海外投資家從此也會忘卻日本市場的存在。本次選舉的結果應該不會對目前的政局産生根本性影響,但大選之後安倍首相如何重振旗鼓加快步伐落實「安倍經濟學」,海內外的投資家們拭目以待。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作者所屬公司SMBC日興證券無關)
專欄:肖敏捷論中日
肖敏捷 簡歷
出生於中國西安。自武漢大學畢業後,作為日本文部省(當時)公費留學生到日本留學,先後就讀於福島大學和筑波大學的研究所。1994年起在日本的證券行業從事經濟分析和資産管理之後,目前SMBC日興證券經濟分析師。作為頻繁來往于中日之間,不斷推出準確經濟報告的經濟分析師而為人所知。
在《日經Veritas》排行榜(2010年)經濟分析師部門中居第5位。著作有《中國人經濟分析師看中國經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