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機場投運 北京航空旅客量力爭世界第2

2019/09/26


       在北京,新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于925日投入運作。加上已有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人數到2025年將達到約1.5億人,增加5成。按2018年各城市的機場旅客人數來比較,北京將超過紐約和東京,躍居世界第2位。北京還將積極爭取此前遜於新加坡等機場的國際航線旅客,對於成為亞洲的樞紐機場躍躍欲試。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出席了在新機場舉行的儀式,宣佈正式投運。據中國媒體報道,25日下午有中國南方航空和中國東方航空等的航班飛行。

 

       從北京中心南行約45公里,就到達從上空俯瞰彷彿巨大海星的大興機場。該機場投資額為800億元。與地鐵和高鐵連接,從北京中心20分鐘即可抵達。

 

俯瞰大興機場(AP)

 

       大興機場的特點是從值機櫃檯所在的航廈中心到登機口的放射狀結構。到與中心距離最遠的登機口只有600米,步行只需8分鐘。據悉機場還採用了中國人工智慧(AI)企業商湯科技的面部識別設備等最新技術,換乘等非常順暢。

 

       在北京市內,從中心區域向東北25公里處有著首都機場,但該機場較小,難以增加航班數,而且頻繁出現延誤。通過形成兩個機場體制,力爭在消除擁擠狀況的同時,提升國際競爭力。

 

       中國民用航空局發佈的經營計劃顯示,大興機場到2025年在旅客人數上要達到7200萬人。未來會將機場跑道從4條增至7條,預計有1億人使用。另一方面,首都機場將把部分航班轉移至大興機場,到2025年將旅客人數從現在的1億人降至8200萬人。

 

 

       兩個機場的合計旅客人數到2025年達到約1.5億人,增加5成。按2018年的各城市機場排名來看,北京超過居第3位的東京和第2位的紐約,規模僅次於首位的倫敦。

 


       習近平曾強調稱,希望將大興機場打造成國家發展的新引擎。力爭在國內航線和國際航線均成為樞紐機場。

 

       中國大陸的機場此前在國際航線方面作為樞紐機場的存在感低下。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統計顯示,從國際航線旅客人數來看,香港、南韓仁川和新加坡樟宜機場為6500~7500萬人,而首都機場僅為2329萬人。一名居住在東京的30多歲男性公司職員表示,「中國的機場換乘麻煩,不想乘坐」。在國際航線換乘時,有時會被要求辦理中國入境手續。

 

       在大興機場承擔增加旅客的責任的是國有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和中國南方航空。兩家公司將在2022年之前把全部航班從首都機場轉移至大興機場,在此基礎上增加航班。

 

       東方航空將在2025年之前,在全集團將每日航班數從約370班增至650班以上。除了中國的各個城市之外,還將增加法國巴黎、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底特律和西雅圖等的航班。還將增加飛機,總投資額預計達到1200億元。此外,南方航空也將在2025年之前,在全集團從每日約290班增至900班以上,還將增加飛機。

 

       此外,約40家港資和外資航空公司預定於2020年在大興機場開通航班,不僅是歐洲和東南亞企業,非洲和南美企業也計劃進駐。

 

       不過,能否順利按預期增加國際航線的旅客人數仍是未知數。大興機場和首都機場相距較遠,有觀點認為「雖然規模上更大,但便利程度比不上新加坡和香港」(相關人士)。航空公司的判斷也存在差異,中國國際航空和全日空等所屬的星空聯盟(Star Alliance)陣營將留在首都機場,天合聯盟(SkyTeam Alliance)陣營則由各公司自行判斷。日本航空已決定留在首都機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