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預測:歐巴馬末期現象攪動中日美
2016/01/11
美國錯失阻止中國良機
「很擔心上任以來一直處理得當的外交問題失控。今後必須用心應對」,安倍身邊的人吐露出這樣的心聲。還能聽到其他日本官員焦慮地表示「外交層面一旦出現負面的連鎖反應將很棘手。」
![]() |
在白宮發表演説的美國總統歐巴馬(2015年12月6日,REUTERS-KYODO) |
不過,2015年秋季之後又出現了其他動搖日本外交的「震源地」。那就是本應與日本關係最為穩固的同盟國美國。坦率地説,將於2017年1月卸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的一舉一動很可能成為吹向日本的逆風。
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地,建造人工島,並似乎試圖構築軍事基地。對此,美軍10月下旬為了牽制中國,向人工島12海浬以內海域派遣了美國神盾艦「拉森」號。反潛巡邏機「P8」也被派往該海域附近。
其實,早在2015年5月美國國防部就提出了該計劃,但卻遲遲沒有得到歐巴馬的批准。中國在7個島礁持續填海造地,直到宣佈完成建設作業,歐巴馬總統仍沒有批准該計劃。在此期間,人工島的軍事化進程被穩步推進,美國議會相關人士等甚至有批評聲音稱「美國已經錯失良機」。
由於擔心很可能激怒中國,白宮陷入了猶豫不決。這正是導致上述事態發生的原因。除了歐巴馬外,作為其親信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珊·萊斯的意見也被認為發揮了重要作用。歐巴馬政權決定今後以3個月兩次的頻率,向人工島12海浬以內範圍派遣美國軍艦巡航。不過,中國似乎已經看透了歐巴馬政權的心思,很可能繼續推進人工島的軍事基地化進程。
如果繼續無計可施,白宮的對華牽制路線或將遭遇挫折。而這對日本來説並非事不關己。安倍政權為了加強與美國的合作,甚至不顧輿論的反對強行通過安全保障相關法案,而白宮的舉動很可能讓日本陷入孤立的尷尬境地。
實際上可以看出,歐巴馬政權為了在任期結束前留下政治遺産,希望與中國和解以獲得中國的合作。
中美達成「默契的交易」
![]()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
在此情況下,無論如何都必須爭取到的是中國的合作。關於氣候變化對策,作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中國的合作不可或缺。有消息顯示,美國國務卿克里為了保證中美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合作,曾主張推遲向中國人工島12海浬內派遣美國艦船。
此外,阿富汗的穩定也需要中國的幫助。因為有大量維吾爾族生活的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該國接壤。
中國對這一點心知肚明,因此為了向歐巴馬政權賣「人情」,已開始展開推動阿富汗和平進程的穩健外交。
2015年5月下旬,中國邀請阿富汗政府和反政府武裝勢力塔利班重要人物等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舉行了旨在斡旋和平的秘密會議。7月上旬,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又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近郊舉行了和平磋商,中國代表也和美國一同出席了磋商。
中國此前雖對阿富汗礦山開發等經濟利益顯示出興趣,但並未試圖插手該國局勢。這是因為中國擔心如果在和平談判中招致伊斯蘭基本教義勢力的不滿,有可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引來恐怖襲擊的威脅。
中國改變這一態度是在2014年秋季。據參與阿富汗重建的國際機構的相關人士透露「在歐巴馬總統訪華的2014年11月之前,美國政權要求北京為阿富汗和平提供協助。從那時起,中國的態度明顯改變。」
除了推動阿富汗保持穩定這一單純的想法之外,中國領導層無疑還做出了如下考慮。如果現在為阿富汗和平提供協助,將給希望完全撤走美軍的歐巴馬政權送出一個大「人情」。這樣一來,在南海和東海等問題上,即使多少採取一些行動,歐巴馬也難以強硬態度對待中國。
歐巴馬希望在任期內或多或少留下功績,並為此感到焦慮。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認為,作為幫其留下功績的回報,歐巴馬應顧及中國立場。在目前的中美之間,可以毫不顧忌地説,這種「默契的交易」看起來正在形成。
![]()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
柯林頓總統1993年就任之際,曾強烈批評中國人權問題,同時敦促日本的細川政權也對中國採取嚴厲態度。但在進入第2任期之後,將中美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明顯轉向了對華和解路線。於是,發生了柯林頓的「敲打日本」的事態。在一般情況下,美國總統在訪華之際,會按慣例順便訪問日本,因此這令日本大吃一驚。
美俄靠近也將讓日本遭遇逆風
對於出現類似情況的風險,安倍或許已在某種程度上有所察覺。安倍的身邊人士的意見也頗為冷靜。他們表示「即使認為歐巴馬將嚴厲對待中國,或許也有一定的極限。這是因為美國有很多需要中國協助的課題,包括應對氣候變化和阿富汗問題等」。
此外,安倍重視的對俄羅斯外交也籠罩著陰雲。儘管歐巴馬政權表示反對,但安倍仍一直希望2015年內實現普丁總統訪日,結果卻被推遲。非但如此,2015年8月以後,普丁政權對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的施壓也正在加強。
「以前從未看到如此詳細的北方四島開發計劃」,普丁政權7月為了推動北方四島發展,確定了正式的開發計劃,就連俄羅斯記者也為此感到吃驚。俄衛生部部長登上了四島之一的色丹島,而總理梅德韋傑夫也被傳將訪問北方四島。如果梅德韋傑夫訪問,將是其第3次登島。
在俄羅斯國內,由於烏克蘭危機,民族主義被認為正在進一步高漲,在領土問題上向日本作出讓步的餘地隨之縮小。但是,作為俄羅斯最大的權力人物,普丁此前一直通過記者會等暗示出同意啟動與日本的領土談判的姿態。這是因為烏克蘭危機導致俄羅斯與美歐的對立加深,在這種背景下,俄考慮憑藉拉攏日本,以推動經濟合作等。
但是,根據歐巴馬政權的狀況,日本也可能面臨逆風。隨著歐巴馬接近執政末期,如果美國外交的領導力弱化,美歐對俄羅斯包圍圈的破綻就可能日益擴大,陷入孤立狀態的俄羅斯就能獲得喘息機會,對於普丁來説,日本的「利用價值」就將下降。
實際上,以「伊斯蘭國」在法國發動系列恐怖襲擊事件為轉捩點,在敘利亞問題上,就出現了美俄相互妥協的氛圍。即使普丁主動取消訪日計劃的可能性很低,但在領土談判中基本不會做出讓步,而只是要求與日本推進經濟合作。日本安倍外交將迎來經受考驗的季節。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