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味日本(8)傳統蔬菜的復興和魅力
2016/07/26
個性豐富的地方蔬菜正在復興
如果在日本各個地方旅行,很多人會在當地發現一些在普通蔬菜店和超市裏不常見的蔬菜。比如京都特有的「賀茂茄子」、大阪的過冬必備菜「田邊蘿蔔」、石川的「加賀粗黃瓜」等。
這些獨特的地方農作物傳統上只在這一地區種植,長期以來重覆著種植、採種、播種、再種植的迴圈,在該地區長久流傳下來。這些農作物被稱為「原有作物」、「地方蔬菜」或「傳統蔬菜」。
在流通和保存技術尚不發達的時候,當地的蔬菜自然要靠自産自銷,這些蔬菜也就是原有作物。但是,在被稱為快速經濟發展期的昭和30、40年代以後,很多菜農開始種植品種經過改良可抗病抗蟲的「F1品種」蔬菜,實現了同品質蔬菜的大量生産。地方獨特的原有蔬菜幾乎不再被種植。隨著「F1品種」的普及,品質相同的蔬菜被供應到全國各地。不論哪個地方都擺著相同的蔬菜,傳統蔬菜極富魅力的個性味道已幾近失傳。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很多人開始擔憂傳統味覺的流失,日本各地出現了傳統蔬菜的復興運動,並在近年迅速形成熱潮。
充滿歷史韻味的京都傳統蔬菜
在京都錦市場的蔬菜店裏,以賀茂茄子為代表,萬願寺辣椒、鹿之谷南瓜、聖護院蘿蔔、堀川牛蒡、九條蔥和壬生菜等充滿四季特色的本土蔬菜琳瑯滿目。
自古以來,京都的蔬菜就已領先全國,是備受關注的傳統地方蔬菜。京都府自1987年起實施了「京都傳統蔬菜」認證制度,在京都生産、具有一定歷史的蔬菜可以得到認證。此舉意在推動傳統蔬菜的保存和傳承,並擴大銷售。得益於該制度,京都特有的傳統蔬菜已成為常見菜,不僅深受當地人喜愛,也讓到訪京都的遊客大飽口福。
為餐桌添彩的傳統蔬菜
圓潤可愛的「賀茂茄子」是京都代表性的夏季蔬菜之一。自古以來,這種原有作物在京都市北部的上賀茂地區一帶栽培。這裡地下水豐富,適合農業生産。如今這裡成了全國知名的賀茂茄子産地,但菜農曾一度減少,只有幾家有少量種植。據説當時的賀茂茄子外形不一,大小也各不相同。賀茂茄子能夠變成現在又大又圓的樣子,是當地菜農們不斷努力的結晶。
賀茂茄子不僅有美麗的外觀,緊湊細膩的肉質也十分具有特色。烹調之後形狀也能夠保持完整,口感頗佳。在京都料理店的功能表上,經常能夠看到「田樂」這道菜。其實就是將賀茂茄子一分為二、塗上味增醬烤製的一道菜。
我以前在種植賀茂茄子的菜農家中學到了一份古代食譜。將賀茂茄子切成半圓狀,放進平底鍋慢慢燜燒,蘸上生薑醬油就可以吃了。雖然作法非常簡單,咬上一口,就能感覺到茄子裏的汁水噴湧而出,賀茂茄子濃郁的原味瞬間充滿整個口腔。我當時的感受就是,還是生産者最了解親手栽培蔬菜的最美味吃法啊。
配合自然週期種植的傳統蔬菜還是向餐桌傳遞四季變換的使者。希望大家每天都吃一些傳統蔬菜,以此支援日本的菜農們。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作者簡介> 清絢:
飲食文化研究者。日本京都光華女子大學真宗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和食文化國民會議調查研究會幹事。
1981年生於大阪。本科畢業於上智大學文學系歷史學專業,在大谷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佛教文化專業完成碩士課程。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進行有關地方菜和地方飲食文化的實地考察。關注節慶活動中誕生的日本地方菜以及日本人的共餐習慣,正在對「佛教活動中的共餐飲食文化」進行專門研究。近著有《日本全國味道巡覽!當地美食和地方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如果在日本各個地方旅行,很多人會在當地發現一些在普通蔬菜店和超市裏不常見的蔬菜。比如京都特有的「賀茂茄子」、大阪的過冬必備菜「田邊蘿蔔」、石川的「加賀粗黃瓜」等。
這些獨特的地方農作物傳統上只在這一地區種植,長期以來重覆著種植、採種、播種、再種植的迴圈,在該地區長久流傳下來。這些農作物被稱為「原有作物」、「地方蔬菜」或「傳統蔬菜」。
在流通和保存技術尚不發達的時候,當地的蔬菜自然要靠自産自銷,這些蔬菜也就是原有作物。但是,在被稱為快速經濟發展期的昭和30、40年代以後,很多菜農開始種植品種經過改良可抗病抗蟲的「F1品種」蔬菜,實現了同品質蔬菜的大量生産。地方獨特的原有蔬菜幾乎不再被種植。隨著「F1品種」的普及,品質相同的蔬菜被供應到全國各地。不論哪個地方都擺著相同的蔬菜,傳統蔬菜極富魅力的個性味道已幾近失傳。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很多人開始擔憂傳統味覺的流失,日本各地出現了傳統蔬菜的復興運動,並在近年迅速形成熱潮。
充滿歷史韻味的京都傳統蔬菜
在京都錦市場的蔬菜店裏,以賀茂茄子為代表,萬願寺辣椒、鹿之谷南瓜、聖護院蘿蔔、堀川牛蒡、九條蔥和壬生菜等充滿四季特色的本土蔬菜琳瑯滿目。
賀茂茄子 |
為餐桌添彩的傳統蔬菜
圓潤可愛的「賀茂茄子」是京都代表性的夏季蔬菜之一。自古以來,這種原有作物在京都市北部的上賀茂地區一帶栽培。這裡地下水豐富,適合農業生産。如今這裡成了全國知名的賀茂茄子産地,但菜農曾一度減少,只有幾家有少量種植。據説當時的賀茂茄子外形不一,大小也各不相同。賀茂茄子能夠變成現在又大又圓的樣子,是當地菜農們不斷努力的結晶。
賀茂茄子 |
我以前在種植賀茂茄子的菜農家中學到了一份古代食譜。將賀茂茄子切成半圓狀,放進平底鍋慢慢燜燒,蘸上生薑醬油就可以吃了。雖然作法非常簡單,咬上一口,就能感覺到茄子裏的汁水噴湧而出,賀茂茄子濃郁的原味瞬間充滿整個口腔。我當時的感受就是,還是生産者最了解親手栽培蔬菜的最美味吃法啊。
配合自然週期種植的傳統蔬菜還是向餐桌傳遞四季變換的使者。希望大家每天都吃一些傳統蔬菜,以此支援日本的菜農們。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作者簡介> 清絢:
飲食文化研究者。日本京都光華女子大學真宗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和食文化國民會議調查研究會幹事。
1981年生於大阪。本科畢業於上智大學文學系歷史學專業,在大谷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佛教文化專業完成碩士課程。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進行有關地方菜和地方飲食文化的實地考察。關注節慶活動中誕生的日本地方菜以及日本人的共餐習慣,正在對「佛教活動中的共餐飲食文化」進行專門研究。近著有《日本全國味道巡覽!當地美食和地方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