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人生大事
從古至今,對於全世界的女性來説,生孩子都是一項人生大事,這一點從未改變。似乎是為了證明這一點,日本各地流傳著各種特色的「月子餐」。
例如,在長野和京都等很多地區,女性産後經常會吃「鯉魚醬湯」和「鯉魚甘露煮(糖水煮鯉魚)」。據説吃鯉魚可以補氣健體,幫助産婦分泌更多乳汁。而沖繩是吃墨魚汁湯,富山縣吃深海幻魚(學名:綿鳚)湯,為産婦恢復體力。
此次介紹的就是一道月子餐,名為「芋頭莖丸子湯(ちょぼ汁)」,流傳于瀨戶內海最大島嶼——兵庫縣的淡路島。淡路島在古代是向朝廷進獻食品的「御食國」之一,至今島上農業和漁業仍然發達,猶如象徵了這段歷史。特産品之一的黑魚(學名:鱧魚)味道鮮美,極負盛名,在京都的高級料亭也備受推崇。淡路島雖説是島嶼,但通過世界上最長的吊橋——明石海峽大橋與兵庫縣神戶市相連,通過大鳴門橋與德島縣鳴門市相連,從關西和四國開車過去都不算太遠。那麼,淡路島流傳的「芋頭莖丸子湯」到底是什麼樣的食物呢?
當了媽媽才明白的母愛
喝芋頭莖丸子湯,是為了讓産婦恢復體力和祈願嬰兒健康成長。以沙丁魚乾高湯為底,再加入糯米糰子、芋頭莖幹和黑豆煮製,最後用味增醬調味,盛入碗內後撒上木魚花就大功告成了。由於放了很多豆子,外觀看起來很像甜甜的紅豆粥,但味道更接近於料足鹹鮮的味噌湯。
自古以來,日本人就相信芋頭莖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母乳分泌,月子裏的女性有吃芋頭莖的習慣。實際上,芋頭莖富含鉀和鈣等礦物質,傳統習慣還是具有科學依據的。糯米糰子和黑豆也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這道湯的營養價值十分高。
日本的習俗是由産婦的母親為女兒做芋頭莖丸子湯。母親帶著做湯的材料去婆家看望女兒,然後在婆家為女兒做湯。身體虛弱的女兒自不必説,婆家人和
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們也會一起喝湯,共同慶祝新生命的到來。
丸子的形狀也具有特殊含義,日本有些地區至今保留著這樣的習俗。女孩出生時的糰子要做成圓圓的或中間凹下去的形狀,而男孩出生時的糰子要捏成尖尖的。以丸子象徵男女,或許為了祝願嬰兒健康成長吧。
「ちょぼ汁」的湯名也很有來歷。一種説法是在江戶時代的日本,小小的可愛的嘴更受歡迎,為了祈願女孩長出「櫻桃小口(發音相似)」而得名。另一説法為丸子凹下去的地方很像肚臍,因此人們將凹陷稱為「ちょぼ」。雖然不知道哪種説法才是真的,但這道湯充滿了對已為人母的女兒的愛以及希望孫輩健康成長的美好祝願,這一點毫無疑問。
代代傳承的母親味道
芋頭莖丸子湯是一道對女性關懷滿滿的地方菜。現代社會的婚姻走向多樣化,遠嫁外地的産婦也不斷增加。事實上,芋頭莖丸子湯做得也越來越少了。
另一方面,旅遊推廣活動興起,很多城市將傳統的地方菜作為「當地美食」大力宣傳。有人也在嘗試將芋頭莖丸子湯作為淡路島名菜進行推廣。近年來,在島上的活動中,能夠買到由當地女性親手製作的芋頭莖丸子湯,餐飲店和酒店也開始提供這道湯。島外來的遊客品嚐到芋頭莖丸子湯的機會正在增加,芋頭莖丸子湯也受到了很多關注,這或許能讓當地人重新認識到芋頭莖丸子湯的魅力吧。希望充滿母愛的芋頭莖丸子湯能夠被年輕一代繼承下去,成為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作者簡介> 清絢:
飲食文化研究者。日本京都光華女子大學真宗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和食文化國民會議調查研究會幹事。
1981年生於大阪。本科畢業於上智大學文學系歷史學專業,在大谷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佛教文化專業完成碩士課程。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進行有關地方菜和地方飲食文化的實地考察。關注節慶活動中誕生的日本地方菜以及日本人的共餐習慣,正在對「佛教活動中的共餐飲食文化」進行專門研究。近著有《日本全國美味巡覽!當地美食和地方菜》,由金星社出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