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國鋰資源戰略基地察爾汗鹽湖

2018/03/02


      中村裕:一場席捲全球的純電動汽車(EV)革命被認為即將到來。純電動汽車普及的關鍵在於電池的主要原料——鋰。而在鋰資源的蘊藏量方面,中國僅次於智利,位居世界第二。為確保寶貴的鋰資源,世界各國也在展開競爭。鋰究竟沉睡在何處呢?我專程探訪了海拔3000米高的中國青海省察爾汗鹽湖。這裡是世界最大級別的鋰産地之一,也被中國定位為戰略基地。當地居民表示稱資本正源源不斷地湧入。

       

中國青海省察爾汗鹽湖是世界最大級別的鋰産地之一,景色美侖美奐,被當地居民稱作「天空之鏡」

       

      11月下旬,我從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乘坐飛機,經歷轉機後用了整整一天時間終於抵達青海省格爾木的小型機場。一下飛機,等待我的是零下9度的嚴寒。夾在西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之間的該地區平均海拔超過2800米。走了不一會路就感覺心跳加快、呼吸不暢。

 

      或許是已經預測到未來隨著純電動汽車的普及,鋰的需求將急劇擴大。機場的一位男性工作人員告訴我:「這個飛機場剛剛建成1個多月,還新著呢」。從新建的機場也能感覺到中國正在穩步推進相關準備工作。我坐上前來接我的一輛四驅豐田LAND CRUISER離開機場,汽車行駛了不一會就看到窗外一望無際的鹽沼。當地人的司機跟我説:「這裡海拔比較高,遠古時代這一片區域全是大海,因為地殼變動而變成了這樣」。

 

      偏僻的鹽湖日漸喧囂

 

      這片鹽沼的面積之大令我震驚,汽車繼續向鹽沼中心行使了約1個半小時,終於抵達了目的地的。這裡就是察爾汗鹽湖。察爾汗在蒙古語中是鹽的世界的意思。此處海拔接近3000米,在氣溫處於零下的嚴寒中,廣闊的湖面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湖面像一面鏡子倒映出藍天和白雲。鹽湖的周圍覆蓋著大量的鹽,彷彿是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白雪。鹽湖與遠處的山脈相連,形成一幅壯麗的美景。據稱,當地人將察爾汗鹽湖稱為「天空之鏡」。湖底堆積的鹽層被認為有幾米厚。沒有任何生物存在,周圍被靜謐的氣氛包圍。然而,裝載著大量鹽的10噸級卡車在鹽湖周邊來來往往。這片鋰産地似乎正悄然繁忙起來。

 

     在用鹽鋪築的凹凸不平的道路上,乘坐四驅車進一步向深處前進,終於發現了像是施工人員模樣的人。我們詢問了一個李姓(47歲)的男子。據説,他從16歲時起就在這裡的國有企業工廠工作,是已有31年工齡的超級老員工。他告訴我説:「從鹽湖能開採出很多寶貴資源。其中,最近最受關注是用於純電動汽車的鋰。小型開採企業都被趕走,從3年前起,國有企業不斷來到這裡,投資多了。雖然是非常偏僻的地方,但有很多大人物來這裡」。據稱,以這個察爾汗鹽湖為中心,僅這一帶就埋藏著中國83%的鋰資源。我想,這麼偏僻的地方,有什麼樣的人物會來呢?看到小李所在公司的工廠牆壁上懸掛的照片,我大吃了一驚。

 

       比亞迪早早確保了開採權益

  

     溫家寶、張德江、李長春、趙樂際、李克強……2016年8月國家主席習近平也來過此地,並慰問了在此工作的員工。「雖然這裡沒掛照片,但江澤民也來過。因為這裡是中國資源的最前沿」,小李自豪地説。

 

 


                         

利用察爾汗鹽湖開採出來的鋰,能製造純電動汽車用電池

        

     在世界範圍內,今後預計將從汽油車迅速轉向純電動汽車。在此背景下,鋰的價格已搶先一步出現暴漲。在上海的金屬交易市場,炭酸鋰徘徊在每噸17萬元左右,暴漲至2年前的3倍以上。「鋰出現上漲,行情不錯。今後仍然令人期待」, 在中國最大純電動車企比亞迪(BYD)旗下工廠工作的男員工的臉上露出了喜悅的表情。比亞迪認為察爾汗鹽湖將成為今後純電動汽車的增長關鍵,1年前進駐了這裡,成功確保了鋰開採的權益。該公司也早已和當地國有企業在當地建立了工廠,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日子,正迅速進行開採準備。

 

     中國已是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但在新車市場中,純電動汽車的銷售比率仍然僅為約2%。不過,到2025年有望迅速成長為可匹敵日本新車市場(500萬輛)的巨大市場,普及所需的準備工作也在中國各處穩步推進。格爾木海拔3000米,擁有巨大的鹽湖。或許正是從這個寧靜的城市,今後將掀起席捲世界的驚濤駭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青海省 格爾木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