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與日本(3)非主流的「日本郵船」

2020/11/19


        吉田啟悟:日本郵船(NYK)2020年迎來了創業135週年。該公司擔負著三菱集團源流業務中的海運業務,還同時與三井係存在淵源,在三菱集團中屬於罕見的存在。或許是由於這一發展歷程,日本郵船一直秉持著不受集團框架束縛的重視經濟合理性的經營。在新冠疫情的驚濤駭浪之中,將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經營作為新的發展方向,通過無人駕駛船舶技術和海上風力發電來開創新時代。

     

日本郵船創業之初的船舶「橫濱丸」(日本郵船歷史博物館收藏)

      

      日本郵船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870年土佐藩(現日本高知縣一帶)的開成館被改名為九十九商會的時期。該公司用於防火的雨水儲存桶上可以找到「九十九商社」的字樣,還有成為當今三菱標誌原型的船舶旗號圖案。桶蓋的銅板上刻著象徵日本郵船基石的紀念物。這個儲存桶至今仍保存在橫濱市的日本郵船歷史博物館裏。

      

九十九商會(現為日本郵船)的防火用水桶上標著後來成為三菱標誌原型的船舶旗號圖案(日本郵船歷史博物館收藏)

     

      成為三菱集團創始人的岩崎彌太郎當時被委託經營九十九商會,並負責開闢了往返東京—神戶—大阪—高知之間的航線。在改名為三菱商會之後的1875年,在橫濱至上海間開闢了日本首條定期航線。三菱商會還一手承擔1877年日本明治時期的西南戰爭(譯者注:日本明治時期發生的以西鄉隆盛為首領的土族的武力反亂)時的軍事運輸,掌握了日本海運業的主導權。

        

       與三井係的淵源

  

      日本郵船真正的誕生是在1885年。由岩崎彌太郎的「郵便汽船三菱」以及與之對抗、由三井係和澀澤榮一擔任發起人而設立的「共同運輸」合併而成。當時的日本政府擔心兩家企業通過價格戰來爭奪貨源而消耗實力,最終兩敗俱傷,於是主導了合併。

  

      在談判期間,岩崎彌太郎病逝,第一任社長由共同運輸出身的森岡昌純擔任。由於這個原因,日本郵船認為成立之初並非屬於三菱集團。

   


      再次成為三菱集團一員是在1964年。根據當時有關海運重建整備的日本《臨時措施法》,日本郵船與三菱海運合併。現在成為僅次於三菱重工、三菱UFJ銀行和三菱商事等「御三家」的三菱集團旗下的主要企業。

  

      不過,由於存在近80年的空白期,日本郵船社長長澤仁志表示「(我們)雖然是源流,但並非主流」。

     

   

      雖然回歸三菱集團,但在資源開發方面,日本郵船的合作方卻不是三菱商事,而是三井物産和住友商事。在船舶訂購方面與今治造船和南韓係造船企業合作的情況也不在少數。長澤社長把與三菱集團的合作稱為「事務性(businesslike)關係」。

   

      與競爭對手的財閥係合併貨櫃船業務

  

      日本郵船的貨櫃船業務重組就體現出其不受三菱集團束縛的歷史。2017年,日本郵船成立了貨櫃船的業務公司海洋網聯船務(ONE,總部位於新加坡)。這是在馬士基集團(Maersk,丹麥)等歐洲以及中國航運企業的擠壓下,為謀求生存而決定與三井集團的商船三井、川崎汽船進行貨櫃船業務合併組建的企業。

                   

日本郵船超越財閥集團的局限,果斷進行貨櫃船業務重組,成立了ONE(2017年)

                                                                                     

      貨櫃船被稱為海運的主角,對日本郵船來説屬於祖傳家業。加上又是與競爭對手進行合併,因此日本郵船高管表示「這引起了公司前輩的強烈不滿」,但也並非「不同意」與其他財閥係合併。

   


  

      日本郵船9月把2020年4~9月期的合併經常利潤預測上調至440億日元,比此前預測高出320億日元。推高業績的因素正是貨櫃船業務。儘管新冠疫情經帶來的濟停滯給海運業帶來逆風,但通過合併可以更靈活機動地壓縮航運班次,推高了運費。長澤社長回顧稱「除了合併別無選擇,幸好我們這麼做了」。

            

      日本郵船面對其他類型的商船也是同樣的姿態。比如,汽車運輸船運得最多的不是三菱汽車的車輛,而是豐田的汽車。日本郵船的方針是到2030年把相當於其運營的汽車運輸船的一半,即40艘船的燃料改換成液化天然氣(LNG),而且決定首先面向豐田引進。

   

      為擴充LNG燃料船,已著手建設供應LNG的基礎設施。將與豐田通商、發電企業JERA、川崎汽船合作,在伊勢灣和三河灣開始運營LNG供給船。川崎重工業正在建造供給船,命名為「KAGUYA」。

  

      德國福斯汽車在選擇海運企業時,附加條件是以LNG為燃料。為了應對LNG燃料船就必須加快速度,日本郵船在於其他企業合作方面沒有功夫停留在三菱集團的框架內。

  

      吸納三菱集團內外的知識經驗

    

      日本郵船預定2021年創設專門的ESG崗位。把經濟性和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並列為同等的行動指針,目的是在全公司推進思想意識改革。並考慮經營海上風力發電的建造船等,探索非航運業務方面的商機。

  

      對於這些具體的業務和項目,將合理公正地做出判斷,但在部長、董事以上的領導層培養方面,仍保留著與三菱集團的協作關係。長澤社長表示「人事方面的紐帶之牢固是壓倒性的」。

        

      長澤社長本人在擔任專務董事時期,曾參加過三菱集團的集體研討會,在伊豆進行4天3夜的集中宿營。據説通過這一研討會,與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三菱商事的高管層建立了可以坦誠交流的關係。這些高層之間似乎還就引進居家辦公等勞動方式改革、ESG經營的思路等各公司的共同課題交換了看法。

    


       即便在新技術産業等即將實現商業化的階段,與覆蓋整個「重厚長大産業」的三菱集團進行合作仍存在優勢。在海運作業當今最注重的無人駕駛船舶技術方面,仍要與三菱集團合作。

             

 日本郵船正在加強自動駕駛船舶的研究

       

      由日本財團資助的日本國內航行船舶無人化項目將有日本郵船、東京海上日動、三菱綜合研究所等超過40家機構參加。將建立與陸地的通信環境、研發取代船員耳目的攝像頭和感測器。確立遠端操縱船舶及通過人工智慧(AI)自動劃定航程的技術。

  

      正如日本郵船的競爭對手商船三井將和三菱商事成立研發電動船舶的共同出資公司等,三菱集團企業間的合作未必會被優先考慮,但日本郵船還是自信地認為「在技術和業績同等水準的條件下,肯定會首先探詢日本郵船的意見」。

   

      即便在新冠疫情下物流也不能停頓,海運在今後仍會是社會必需的基礎設施。日本郵船希望不斷吸納三菱集團內外的知識經驗,努力實現可持續增長。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企業報道部 吉田啟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