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329)防疫口罩還需要戴多久?
2021/01/22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去年的1月20日,我和我的工作團隊結束在蘇州的訪問,準備回上海,搭乘第2天的飛機返回日本。儘管那時候還沒有很詳盡的有關新冠病毒的資訊,但是那天我們一行離開酒店前大家商定為了保險起見,今天起全程戴上口罩行動。就這樣我留下了幾張在蘇州高鐵車站戴著口罩的照片。記得那天好像除了我們一行之外,沒有看到其他乘客有戴口罩的。
![]() |
蘇州北站等高鐵去上海的筆者(2020年1月) |
等到我們1月21日回到日本後,形勢就急轉直下了。23日武漢封城,由此開始了整整一年戴著口罩與新冠病毒作殊死鬥爭的生活。除了剛到日本留學的前5年之外,這30年中我還沒有經歷過整整一年沒有坐過飛機,沒有跨越國境的生活,而且還不知道這樣不自由的生活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才可以終結。
前幾天在網上讀到一則消息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徐建國教授、中山大學醫學院感染免疫中心郭德銀教授等在《疾病監測》雜誌發表了題為《2020-2021年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展趨勢分析與應對》的論文。
該論文説,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多、傳播隱蔽、已在人群中適應,因此在疫苗發揮廣泛保護作用前,全球疫情可能進一步惡化。
研究團隊使用傳染病傳播數據建模,預測2021年3月初全球確診病例數可達1.1 億~1.7 億,病死人數可達220.0 萬~510.0 萬人。其中美國疫情規模可達2645.0萬~3257.1萬人;印度疫情規模可達1160.5萬~1553.3萬人;巴西疫情規模可達883.0萬~1508.5萬人;俄羅斯疫情規模可達367.6萬~622.8萬人。
論文沒有提及對日本疫情的預測和展望,但是説到了由入境人員輸入新冠病毒的風險將會持續存在這個問題。論文指出,鑒於其他國家疫情形勢持續嚴峻,中國面對境外輸入疫情的風險依然很高。研究人員以去年4-10月的數據為基礎,模型預測了中國2020年11月後,每萬名入境人員可有20~40例新冠病毒陽性者出現。
另一個風險就是由進口冷凍食品等引起的新冠病毒的輸入風險。
而以上2點對日本來説也同樣是風險所在。日本仍在準備籌辦推遲了1年的東京奧運會,將會面臨接受大批外國人入境,而且日本也是一個日常需要從海外進口大量食品的國家。
所以,2021年對日本來説,來自疫情的挑戰與去年相比可能更為嚴峻,日子會過得更為艱難。新冠病毒的感染人數超過中國本身這一事實已經説明了這場抗疫之戰的艱巨與複雜。
截至1月21日,日本國內感染者人數總數(含「鑽石公主號」郵輪感染者)已達35萬2689人,治癒出院者27萬3846人,感染者死亡人數達4886人。
不久前,駐日中國大使館詹孔朝總領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及日本疫情仍在加劇問題。他指出,新年以來,新增確診連續數日保持在7000人以上高位,確診總數突破30萬人大關,而且死亡人數呈現出快速增長之勢。從第一例死亡增至1000人,經歷了158天;從1000人增至2000 人經歷了125天;從2000人增至3000人,經歷了1個月;而從3000人增至4000人僅僅用了18天。
旅日中國人的確診人數也呈快速增長態勢。2020年1-9 月共確診78 人,10月後開始增多,確診9人,11月確診41人,12月確診101人。進入2021年後,從元旦至今就已確診96人。截至接受採訪之時,旅日中國人確診人數已達325人(不含郵輪感染)。
好在一向以佛系抗疫自居的日本總算對疫情嚴重的局勢有了認真的判斷。今天(1月22日)上午的內閣會議通過了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的《新型病毒特別措置法》修正案,並遞交國會審議通過。修正案表示,今後對拒絕住院治療或從醫療機構逃走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將處以一年有期徒刑或罰款100萬日元(約6萬元人民幣)以下的罰款;對拒絕保健所調查其行蹤或做虛假回答者,將罰款50萬日元以下。今後地方知事也可依據新法命令企業或餐飲店停業或縮短營業時間,拒絕者將被罰款。
也許隨著抗疫措施的強化以及疫苗接種的鋪開,抗疫形勢會有令人振奮的展開,但是至少今年上半年的抗疫形勢還不可能有根本性的逆轉。去年1月份從蘇州高鐵站戴上的口罩看來還將陪伴我及我們每個人渡過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吧。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