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祥:日企決策慢,這樣下去會輸給中韓
2024/02/15
日本和東盟(ASEAN)在2023年迎來友好合作50週年,2024年將進入下一個50年。日本企業在東南亞開展業務的環境正在迅速變化。與日資企業開展多項合資業務的泰國財團協成昌集團(Saha Group)的領導人考慮到中韓企業的崛起,敲響警鐘稱「日企決策慢,這樣下去會輸掉競爭」。
協成昌集團廣泛涉足服飾、日用品等領域,被稱為「泰國消費品大王」的董事會副主席(Vice Chairman of Board of Directors )李文祥(Boonsithi Chokwatana、86歲)日前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採訪,談到了對日本企業的看法以及雙方合作的理想狀態。
![]() |
在曼谷接受採訪的協成昌集團的董事會副主席李文祥(攝影:遠藤啟生) |
李文祥充分利用在採購日本産品等時鍛鍊出來的流利日語,從1960年代左右開始扮演日本企業進軍泰國市場時的領航員角色。與獅王、華歌爾、西科姆、羅森等約80家日本企業成立了合資公司。
他評價稱,日本企業具有構築長期信賴關係的傾向,在此基礎上指出日本企業在業務運營方面「沿襲了以往的循序漸進(Step by Step)做法,決策很慢。不適合(革新)速度很快的當今世界」。
以汽車産業為例。在泰國,豐田、本田等日本企業在新車市場上擁有接近8成份額,但目前正受到擅長純電動汽車(EV)的比亞迪(BYD)等中國企業的攻勢。
![]() |
李文祥評價稱:「比亞迪的車坐起來很舒服,價格也便宜」。雖然自身並不生産整車,但他擔心日本企業的地位會下降,表示「從引擎汽車到混合動力車(HV)按部就班的日本企業的思維無法在競爭中取勝」。
作為改變日本企業體制的關鍵,李文祥列舉了起用年輕一代。他強調稱:「老一代人重視舊的思想和經驗,現在需要的是年輕一代的新想法」。表示「運用數位技術,能夠發揮不懂傳統思維的人才的構想的企業才能成長」。
另一方面,李文祥認為食品、居住生活等與日本文化相關的業務仍然具有競爭力。他認為日本和泰國在文化上有很多相似性,在泰國接受日本商品和服務的土壤也很完善。
協成昌在2019年向運營「唐吉訶德(Don Quijote)」的泛太平洋國際控股(PPIH)等的合資公司出資,正在泰國增加開店。2014年還與東急成立合資公司,利用運營租賃住宅的經驗等,在泰國東部春武里和首都曼谷擴大房地産業務。
李文祥透露了為幫助流通領域相關日本企業拓展業務,將加強泰國國內供應鏈的方針。將在泰國全國建立讓多家企業共同保管庫存的倉庫,使協成昌與羅森、泛太平洋國際控股、Tsuruha Holdings、大創産業等的合資業務的店舖可以使用這些倉庫。
他表示:「今後除了實體店之外,網上銷售也很重要」。還表示將在電商巨頭Lazada(來讚達)等上支援日系品牌拓展業務。來讚達屬於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協成昌與阿里巴巴存在合作關係。
關於日本和泰國今後的關係,李文祥表示:「各自在困難時期互相幫助。這樣的猶如親戚一樣的未來是值得期待的」。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赤間建哉 曼谷
協成昌集團(Saha Group) 泰國最大的消費品財團。李文祥的父親、華人李興添于1942年在曼谷開設的日用雜貨店「協成昌」是其源頭。之後成長為生産和銷售洗滌劑、牙膏、化粧品、泡麵等3萬多種商品的企業集團。
集團內有20家上市公司,員工約10萬人。Mitsubishi UFJ Research and Consulting的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包括小額出資和合資企業在內的集團整體營業收入預計達到80億美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