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勝選是改善中日關係的最好動力
2016/11/14
![]() |
(合成圖) |
日本之所以不喜歡川普當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川普在競選中聲稱,日美安保條約有失公平,日本應大幅提高對駐日美軍駐留經費的負擔,並言及駐日美軍可能撤退。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還擬緊急派遣事務層面的政府高官赴華盛頓,向川普陣營強調日美同盟的重要性,並傳達日方每年負擔2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9億元)經費作為體貼預算。對於「傳統上重視對日關係」(相關人士語)的共和黨政府也寄予希望。
其實兩國關係是國家利益的産物,川普就任總統後,會從美國的利益出發考慮日美關係,只是和前政權考慮的角度不同,如果他認為應大幅提高對駐日美軍駐留經費的負擔或撤軍對美國有利,日本想拉也拉不住,但是日本如果也換一個角度思考日美關係,改變外交格局,也許會使川普改變想法。
老子説:「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意思就是説: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強化它,想要廢了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
日美關係也是如此,將欲留之,必固放之。如果要把美軍留在日本而不增加經費,與其向川普説明美國對於日本,特別是在日本駐留軍隊如何如何重要,不如製造一種新的外交格局,使美國在日本的存在價值顯得不那麼重要。如果這樣,川普就會發現,美國在日本駐軍,與其説是為了日本,不如説是為了美國自己。
而製造這種新的外交格局的最近的道路,就是改善中日關係,如果中日關係改善到上世紀80-90年代的水準,雙方消除了軍事對立或潛在的軍事對立,日本不僅可以大大削減軍費開支,而且會使駐日美軍對於日本的存在價值和必要性大大下降,也會使從表面上看起來是「保衛日本」的美軍駐留日本的本質,也就是美軍在日駐留實質上關係到美國的根本利益這一本質顯在化,這樣川普也就不會再要求日本增加駐日美軍費用或揚言撤軍了。
駐日美軍原本是戰後聯合國軍為了使日本實現完全的非軍事化,由美軍接管原日本陸軍和日本海軍的全部基地的産物,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以後,駐日美軍基地成了美國及西方世界與社會主義陣營對壘的東亞的橋頭堡,在越戰等美軍參與的戰爭中為美國發揮了重大作用,現今,隨著中國崛起、台灣問題和朝核問題以及最近發生的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等問題的發生,駐日美軍在美國亞太防線上的角色日漸重要,在以洲際導彈等為遠端攻擊的主要手段的現代戰爭中,如果美國失去了日本這道防線,可以説是失去了美國本土的東方防線。
從經濟上來説,對於美國來説,亞太地區目前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引擎,最近一直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顯而易見,亞太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美國把亞太地區作為其對外戰略的重心也符合其自身經濟利益,而中國在亞太特別是東亞地區的政治、經濟影響力不斷增強,並已經公開宣佈要參與制定世界秩序,對美國來説,放棄東亞,就是放棄其在東亞的政治與經濟的利益,而以駐軍為核心日美軍事同盟是美國在東亞存在的物質性基礎。
而日本如果改善了中日關係,中日間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時由於中國無論在經濟上或是政治上都對朝鮮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可以抑制朝鮮對日本的軍事威脅,這樣,日本需要美國保護的必要性就會大大下降,從而凸顯出美軍在日本駐留實質意義。
回首釣魚島問題的歷史,將主權問題「擱置」,維持現狀時,釣魚島問題就不會成為中日關係的障礙,而不同意有「擱置」共識,一定要宣示不可置疑的主權時,釣魚島問題就會大大傷害中日關係,這與其是一個領土主權問題,不如説是一個「修辭學」的問題,如菲律賓總統杜特蒂10月訪華,雙方同意暫時擱置黃岩島主權爭議,菲律賓漁民就重返黃岩島海域捕魚而不受中國公用船干擾了。因此可以説,有時看起來煞有介事,似乎很嚴重的外交問題,其實就是一句話的問題。
![]() |
張石 |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張石 簡歷:
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