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農水産品出口強勁,這些在中國賣得好
2023/02/13
日本農水産品的出口維持強勁。2022年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4%。扇貝和白米在亞洲受到歡迎。在新冠疫情下的3年裏,日本食品在家庭滲透,抓住了在家做飯需求和副食等半成品菜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拉動了出口。目前訪日遊客也在恢復,進一步的市場開拓受到期待。
日本農林水産省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農林水産品和食品的出口額比上年增長14.3%,增至1.4148萬億日元。日元貶值帶來的廉價感成為東風,出口額連續10年創出歷史新高。
增長顯著的是水産品。扇貝的出口量達到12萬7805噸,增長10.5%。除了用於壽司的扇貝表現強勁的中國大陸和東南亞之外,在台灣,「在家製作扇貝料理的方法滲透,家庭餐使用扇貝的情況增加」(出口業務相關人士)。由於日元貶值,對美國出口也有所增長。
![]() |
日本的扇貝在亞洲銷售強勁 |
鯛魚(生鮮和冷凍)出口量為4247噸,增長32.6%。以東南亞為中心,零售店的副食和餐廳的打包消費增長,日餐廳的增加也成為東風。出口的活鯛魚為5331噸,增長13.9%。有嚼頭的口感在南韓受到歡迎,南韓的進口商表示,「很多是將1條魚做成從生魚片到天婦羅的套餐」。
此外,日本的白米借助提升新鮮度的措施而擴大市場。不包含援助白米的出口量增長26.7%,達到2萬8928噸。香港和新加坡佔整體的5成。運營折扣店「唐吉訶德」的泛太平洋國際控股(PPIH)正在擴大銷售在各國和地區的店舖內碾米的白米。
賣點在於比進口前碾米的普通日本産白米更為新鮮。在店舖購買時可指定購買量和精米度等。唐吉訶德還銷售以這種白米製作的便當和飯糰,「借助鮮味和甜味獲得歡迎」。
![]() |
從水果來看,草莓、桃和葡萄均實現2位數增長。從草莓來看,「福岡縣産的博多甘王等果實大、單價高的草莓銷售強勁」,東京大田的蔬果批發商表示。葡萄也是陽光玫瑰和巨峰等大粒品種持續受歡迎。
2022年日本遭遇的颱風等災害相對較少,品質優良的水果順利上市。與春節後出口銷售減少的往年不同,「2022年因日元貶值推動,洽購沒有減少。電商銷售紮根,成為常規商品」(東京大田的蔬果批發商)。
雞蛋的出口量達到3萬645噸,比上年增長39%。對香港出口占出口量整體的9成。涉足雞蛋生産的Oriental Farm(青森縣八戶市)2022年向香港出口約350噸。主要面向當地的日系零售店,出貨價格比日本國內高1成。日本農林水産省表示,「在香港,吃生雞蛋拌飯的人積極購買」。
農林水産省表示,亞洲地區的出口額佔到整體的7成左右。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指出,「隨著訪日遊客品嚐日餐的情況增加,似乎擴大了家庭消費」。在訪日遊客呈現復甦趨勢的如今,能否擴大日本食品喜愛者的範圍,將成為出口進一步增長的關鍵。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