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柬埔寨牛肉出口急減,「繞路」去中國變難?

2023/11/09


  日本和牛對柬埔寨的出口大幅減少。柬埔寨曾是日本和牛的最大出口目的地,但與達到最近峰值的2021年相比,2023年的出口量下滑至降低6成的水準。面向限制和牛進口的中國大陸,柬埔寨被稱為「轉机站」,似乎是由於對違規出口的監管加強,導致出貨量縮小。從出貨量的變動還可以看出和牛出口商等在推進出口目的地調整和多樣化的同時,力爭擴大銷路的狀況。

   

  貿易統計數據顯示,1~8月日本的牛肉出口量為5030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5%。受日元貶值的推動,面向香港、台灣、美國等的出口有所增長。

  

  

  不過,對2019~2021年出口量最多的柬埔寨的出口水準正在下降。2021年1~8月峰值時為1384噸,佔日本牛肉出口總量的29%。2022年降至458噸,2023年為578噸,迅速踩下煞車。

    

  日本對柬埔寨的牛肉出口作為進入中國大陸的「地下渠道」廣為人知。2001年9月,在日本發現BSE(狂牛病)後,中國大陸隨即禁止進口日本牛肉。此後,日本牛肉無法通過正規渠道出口到中國大陸。 

     

  日本政府的相關人士解釋稱,「和牛變為‘柬埔寨産’後流入中國大陸」。在日本國內市場萎縮、政府鼓勵和牛出口的背景下,柬埔寨接納進口的條件寬鬆,作為「轉机站」的出貨量增加。

      

  日本對柬埔寨的和牛出口放緩的最主要原因被認為是監管加強。

   

日本和牛對柬埔寨的出口急減

 

  進入2023年後,有相關人士因偽造向柬埔寨出口牛肉的目的地而被查處。在此次查處之前,市場相關人士之間就有觀點認為,由於對柬埔寨的和牛出口交易過度增加,當局正在加強監管。

          

  此外,中國大陸經濟的減速感也促進日本把和牛出口轉向柬埔寨以外地區。1~8月,日本牛肉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13%,達到779噸;對台灣出口增長37%,達到951噸;對澳門出口大幅增長90%,達到103噸。

     


    

  日本力爭官民攜手擴大和牛出口,對歐洲和伊斯蘭圈等的出口也在增加,出口目的地變得多樣化。日本和牛1~8月出口至44個國家和地區,在10年前的2013年同期僅為13個。

       

  高檔和牛作為奢侈品在日本國內的消費正在放緩。飼料費等牛的生産成本持續上升,餐廳和超市的牛肉價格過度上漲。因物價上漲而捂緊錢袋子的日本消費者正在遠離和牛。

    

  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的A5等級和牛批發價格(去勢、新鮮帶骨腿肉)現在為每公斤2400~2500日元(約合人民幣116.97~121.85元),與2022年底的近期高點相比便宜1成。

     

  在人口持續減少、日本國內牛肉需求不斷萎縮的背景下,如何擴大海外銷路是一個重要課題。有出口商表示,「還有很多地區尚未開拓。在日元貶值的現在,必須盡可能增加買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