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水産品銷售很繁榮?
2023/12/11
日本福島縣的水産業正迎來轉機,銷售走向擴大。距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核處理水開始排海已過去三個多月,而該縣産品的風評並沒有像當初擔憂的那樣受到影響。反而由於消費者的「支援性購買」而出現了熱賣。這種繁榮是不是曇花一現,能否促進因核電站事故而失去的商流的恢復?
![]() |
很多人前來參加「魚市場節」(11月4日,福島縣相馬市) |
在福島縣相馬市的松川浦漁港,11月上旬舉行了「魚市場節」。該市的相馬雙葉漁協用作為新特産開始出售的炸紅鰭東方鲀及火鍋料理招待客人,吸引了家庭客人及老年人,非常熱鬧。從2019年開始,當地的紅鰭東方鲀捕撈量猛增,取名「Fukutora」,提供料理的當地店舖和設施增至11家。
![]() |
松川浦漁港捕撈的紅鰭東方鲀(福島縣相馬市) |
相馬雙葉漁協還打算把以前沒有利用起來的魚實現商品化。近年,經常會出現「鉤蝦」在海中吃掉落網的比目魚的情況。被吃過的比目魚過去都是扔掉的,而現在摸索進行油炸等加工後銷售。命名為「惠比壽比目魚」,表示由「蝦害」轉而受福神眷顧,力爭實現品牌化。
因核處理水排海而擔憂的「風評被害」(指因揣測、傳聞導致沒有直接關係的事物受到牽連和損害,形象受損)在日本國內沒有蔓延,反而出現了支援性消費。甚至部分地區有聲音表示「魚不夠」。
銷售海産品的「ONOZAKI」(福島縣磐城市)在核處理水剛開始排海後銷售額猛增,之後也持續保持高於上年的良好業績。該公司董事小野崎雄一強調,要振興福島水産業,「這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機會。要向日本全國宣傳福島的美味魚類」。
大消費地的市場也起到推動作用。東京魚市場批發協同組合從7月開始在東京的豐洲市場定期設置三陸常磐産魚貝類的銷售區。該組合的副理事長龜谷直秀期待地表示,「嘗試做了之後發現日本國內沒有出現風評被害。希望能提高三陸常磐産魚貝類的知名度」。
![]() |
豐洲市場定期銷售用三陸常磐産魚類製作的刺身(10月,東京都江東區) |
擔心「風評被害」的福島縣近海漁業對恢復捕撈量一直很慎重。2022年的漁獲金額約為35億日元,為核電站事故前10年的近4成。福島縣的目標是2030年提高到100億日元。福島縣風評風化戰略室室長戶城和幸表示,「支援不是一時性的,要達到能在超市及餐飲店作為常規商品經營的程度」。
福島縣把海産品稱為「常磐産品」,力爭提高消費者的認知度。福島縣在特設網站上介紹了經營常磐産品的銷售和餐飲店。截至核處理水排海前的8月21日,註冊店舖為112家,而現在增至130家以上。
福島水産品也嘗試在海外推廣。該縣浪江町11月中旬與外部企業合作,在泰國曼谷的餐廳舉辦了可品嚐該町出産的比目魚及北極貝等的活動。在登上米其林指南的店舖招待美食領域的網紅,希望讓他們通過SNS(社交網站)擴散資訊。
宣傳福島飲食的Terroage福島執行委員會11月15日將法國主廚、法國料理人協會事務局長Sylvie Grucker邀請到了相馬市。Grucker參觀了魚市場,並與加工人員和漁民進行了交流,她指出「魚的種類豐富,還發現了新食材」。關於核電站事故的影響,她表示「不覺得有風險。如果擔心就不會來這裡了」。
![]() |
Sylvie Grucker(左)等參觀水産品捕撈作業(11月,福島縣相馬市) |
漁業需要改善經營
核處理水排海沒有造成「不良風評」的現狀將促使福島水産業改善經營體質。
10月,在日本政府和當地相關人員參加的會議上,浪江町町長吉田榮光圍繞工作天數表示,「當地的請戶港(每月)只有10天能出海捕魚。不夠贈送繳納故鄉稅的回禮」。他指出,不能充分確保回禮用的水産品。(譯者注:向自己喜歡的自治體繳納「故鄉稅」,可獲得自治體的回饋禮物,實際上是捐款,但在個人所得稅中可扣除)
據相關人士介紹,包括請戶港在內的相馬雙葉漁協的小型船每月工作上限是10天。松川浦漁港的拖網漁船的工作天數沒有限制,但每月只有11~12天出海捕魚。目的是保護水産資源和維持魚價。
不過,在福島的産地,不斷有聲音表示發放核電站事故的賠償金使漁業人士的工作天數和捕撈量的恢復速度放緩。另一方面,很多水産加工業人士表示,「賠償金在幾年前就結束了」。
吉田町長表示,「到了日本政府、地方自治體及商戶坐在一起驗證之前的措施並討論未來生計的時候」。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黑滝啟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