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農林水産 > 日本人不吃魚了,每人平均消費20年減半

日本人不吃魚了,每人平均消費20年減半

2023/08/29

PRINT

      要説風靡全世界的日本料理的主角,那一定是魚。日本農林中央金庫3月以訪日外國人為對象詢問了在本國最知名的日本食材,回答「鮪魚等魚」的人最多。然而,如果將目光轉向日本人的飲食生活,會發現日本人正顯著地遠離魚類。下面的三張圖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

         

    

      被稱為水産大國的日本的漁業産量(天然捕撈和養殖的合計)1984年曾達到1282萬噸,但到2021年驟降至三分之一。從1970年代開始,各國劃定200海浬水域,日本漁船難以進入,遠洋漁業衰退。日本的近海漁業方面,作為主力魚類的遠東擬沙丁魚(Sardinops melanostictus)也出現了異常變化,海域中的魚類數量(資源量)急劇減少。

   

      另外,海水溫度和海洋環境的變化也産生影響。2010年以後,增加水産品消費的中國等國的大型漁船開始在日本海域附近從事捕撈作業,秋刀魚和太平洋褶魷魚等的捕獲量減少。

      

    

      日本的每人平均魚貝類消費量從最多的2001年度的40.2公斤(按可食用部分的純食材計算)減少到最近的2021年度的23.2公斤,減少到近一半。在很多國家都在增加消費的情況下,日本減少的情形顯得有些不可思議。

    

      與魚貝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國內不斷增加的肉類消費。在日本的漁業開始衰退的1991年,牛肉進口走向自由化,作為伸手可及的食材不斷滲透。日本人的肉類消費量在2011年度超過了魚貝類,而且差距越拉越開。

    

          

      作為魚被日本人敬而遠之的理由,經常被提到的是「烹飪繁瑣」等。加之秋刀魚和青花魚等大眾魚的價格也明顯上漲。從2022年的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平均)來看,生鮮魚貝類同比上漲約14%。日本《水産白皮書》指出:「(魚貝類)購買量存在與價格上漲成反比例、隨之減少的傾向」。

  

      日本人的嗜好也發生了變化。以迴轉壽司為例,過去魚類是主流,而在受年輕人歡迎的店舖,現在選用漢堡等食材的壽司明顯增加。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編輯委員 志田富雄、渡邊健太郎 繪圖

      

      (背景梳理)

   

      全球變暖如何影響漁業?

  

      導致北太平洋遠東擬沙丁魚資源量大幅減少的最大原因被認為是海洋溫度以10年為週期反覆出現溫暖期和寒冷期的「穩態轉換(Regime Shifts)」。另外,全球變暖導致海水溫度上升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導致的海洋酸化以及開發導致的河流、海岸線變化也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産生影響。

  

      能否阻止過度捕撈?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鮪魚等「高度洄游魚類」應由有關國家共同管理。在北太平洋資源明顯減少的秋刀魚和青花魚的格局也相同,雖然2015年設立了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但框架較為鬆散。與挪威等國相比被認為過於寬鬆的日本自身的資源管理也必須加強。

  

      能否進一步增加養殖?

     

      全球的漁業産量每年超過2億噸。以海洋為中心的漁業自1990年前後開始達到頂點,不斷增長的養殖業佔到了整體生産的一半以上。但依然存在課題。比如存在像鰻魚那樣通過捕撈天然魚苗進行養殖的養殖方式,很多飼料也需要依賴魚粉等水産資源。為實現儘量不依賴自然資源的養殖,需要推進技術革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9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3
投票總數: 3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