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中國攻略(下)拼的是綜合實力
2014/07/08
![]() |
本田借助符合中國需求的設計加強品牌號召力(北京市內的專賣店) |
除了戴姆勒之外,德國福斯和美國通用汽車決定今後5年在中國總計投資1萬億~2萬億日元左右。此外,引擎等汽車核心部件的生産和開發也將徹底實現本土化。之所以明確提出投資目標,是為了爭取作為合資夥伴的當地企業的信賴。
「這是面向大眾汽車的專用設備」,日資軸承企業日本精工旗下的江蘇省昆山市研究設施表示。這裡到處都是測試大眾專用零部件耐久性的裝置。中國區總代表、執行常務神尾泰宏表示,「力爭在中國完成開發」。德美企業在中國的鉅額投資將超越國籍,吸引當地的零部件廠商。
在日資零部件廠商的研究設施內一直以嚴格的品質標準對零部件進行測試。這些研究設施也不斷接到來自大眾等歐洲汽車廠商和當地企業的訂單。各國車企都希望以大量訂購為武器,將擁有先進技術的日資零部件廠商引入各自陣營。為此,日本精工計劃「今後3年將當地招聘的技術人員增加30%」(神尾泰宏)。
日本各大車企也終於在滿足當地需求的車輛開發上步入了正軌。「深受20多歲外企女性白領的歡迎」。在本田中國合資公司廣汽本田的北京銷售店,本田首款中國專用車「淩派」正在熱銷。月銷量已超過作為暢銷車衡量標準的1萬輛。該款車由當地法人主導開發、採用了迎合中國人偏好的設計,在年輕人中也深受歡迎。
世界各整車企業在中國加快本地化生産和開發
|
||||||||||||
英菲尼迪2013年在華銷量同比增長54%,增至約1萬7千輛。日産在華銷售的汽車中,90%以上為本地生産,但在高檔車方面起步較晚。今後將在當地開發擴大后座席空間等的車型,以迎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在歐洲品牌較多的中國高檔車市場,德國奧迪2013年的在華銷量約為50萬輛,是豐田高檔車「雷克薩斯」銷量(7.4萬輛)的6倍以上。今後,SUV也將成為在華銷量的拉動力。在過去4年裏,SUV的在華銷量增長了30%以上,超過了轎車(增長7%)。
「不能因為是新興經濟體就只推出廉價汽車。每個國家的消費者都喜歡可以充分展現自我的汽車」(本田社長伊東孝紳)。對於日本車企來説,應該從技術、人脈、或是品牌等來深入當地市場呢?接受考驗的或許正是綜合實力。
(中西豐紀、阿部哲也、川上梓、桑原健)
日系車中國攻略(上)挽回劣勢的看家寶
日系車中國攻略(中)挑戰質優價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