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正改寫汽車零部件業勢力版圖
2016/01/21
日本電裝和松下開發出了不使用傳統玻璃反光鏡的汽車後視鏡系統。該系統通過在車上安裝攝像頭和顯示器可以有效消除後方死角、以提高駕車安全性。該技術還能運用於自動駕駛。日本國土交通省最早將於2016年6月批准汽車使用非玻璃後視鏡系統,因此各企業相繼決定涉足這一領域。
![]() |
法國法雷奧集團(Valeo)開發的電子後視鏡系統的試製品 |
電裝並未涉足反光鏡業務,但將發揮在引擎控制等方面積累的IT經驗,力爭獲得市佔率。其開發的是在一般安裝後視鏡的汽車兩側位置等設置小型攝像頭、並借助安裝在方向盤兩邊的顯示器來查看後方情形的系統。
如果是一般汽車的後視鏡,容易在斜後方等部位形成視覺死角,而使用相關顯示系統的話則可以消除這些死角。電裝正在與從事圖像處理軟體開發的創業企業Morpho合作,推進提升圖像精度的開發。
一方面,松下則向西班牙汽車後視鏡廠商法可賽國際(FICOSA international)出資。希望通過融合松下的IT與法可賽的後視鏡製造經驗,推進新系統的開發。
日本以外的企業也在加緊開發。驅動系統和空調零部件大型廠商法國法雷奧集團(Valeo)作為新涉足領域,開發了非玻璃後視鏡系統。一旦獲得批准,將面向日本大型汽車廠商銷售。據稱,其開發的系統的特點是圖像的處理速度迅速,且不容易留下殘影。
豐田等汽車企業也發佈了不使用傳統後視鏡的概念車等,正在為引進新的系統做準備。
汽車的電子化正給零部産業帶來變革。隨著純電動汽車的普及,引擎和變速箱的需求將減少,觸摸面板的增加,也會使汽車內的操作開關等失去「用武之地」,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如果進一步成熟,方向盤和煞車等相關零部件領域也將出現巨大變化。這一變化對於在IT方面具有優勢的電子及家電企業來説是一個莫大的商機,但另一方面,對於一直與日本國內車企構建穩固關係的傳統零部件廠商來説,新技術的開發和銷售對象的開拓將成為當務之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