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三星在中國市場失寵?
2016/03/16
![]() |
南韓品牌在中國的勢頭出現減弱(照片為南韓現代汽車) |
按中國汽車市場1月份不同車型的銷量來看,可以更明顯的發現現代品牌影響力的下滑。包括SUV和轎車在內銷量前10的車型中現代汽車幾乎無一入列。原因之一在於長城汽車、長安汽車等中國本土品牌發力,開始爭奪市場。特別是在現代車比較擅長的SUV領域,這一趨勢更為顯著。
為了和中國本土的汽車企業競爭,現代汽車從2015年開始大幅降價展開價格攻勢,但此舉反而招致了品牌影響力的下滑,似乎進一步導致了銷量的下跌。
一方面,南韓企業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也同樣經歷了風雲突變。三星電子的銷量下滑尤為明顯。三星2013年在中國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居於首位,而2014年以微弱差距輸給小米,讓出了首位寶座,到了2015年,其銷量的排名則更是跌出了前5。
三星支撐了中國智慧手機的增長期,引領了市場的發展。2013年後,中國本土企業小米等崛起,美國蘋果也開始正式發力中國市場,即便如此三星也保持了較高的品牌影響力。不過,近來和在汽車市場一樣,三星在智慧手機市場也遭遇了中國本土企業的追擊,迅速被奪走市佔率。
而到了2015年,號稱「後小米」的中國新興手機廠商取代三星展開了份額前幾位的爭奪。經營「OPPO」品牌的廣東歐珀行動通訊銷量躋身第4,而經營「vivo」品牌的維沃移動通訊則排到了第5位,一舉改變了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勢力版圖。
中國經濟持續減速,市場整體被認為處於供給過剩狀態,即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現代汽車還是在中國投資約1200億日元,在重慶建設新工廠,以將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産能。
南韓現代汽車和三星電子曾依託品牌優勢,一度引領中國汽車和智慧手機兩大消費市場。不過,今後如果難以擺脫進一步的銷量下滑,似乎將不得不直面在中國市場的根本性戰略調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