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和企業要組團研發全固態電池

2018/05/02


  日本政府將與民營企業攜手推進新一代純電動汽車(EV)電池的開發。從5月開始,日本經濟産業省將與豐田、旭化成、松下等汽車、材料、電子機械企業展開合作,推進高效率全固態電池的開發。目前,日本在主流汽車電池領域正在被中國企業等奪走市佔率。著眼於純電動汽車的正式普及,日本將加速新一代電池的開發以實現反攻。

  

  日本經濟産業省將向材料廠商旭化成、東麗等參加的技術研究協會「鋰電池材料評價研究中心(LIBTEC)」出資16億日元。豐田、日産、本田等大型車企以及松下、GSYUASA(傑士湯淺)等電池製造商也將加入LIBTEC的開發。

       

   

  目前主流的鋰電池的電解質為液體,而全固態電池使用固體電解質。無需擔心漏液,安全性得到提高,並且容易組裝。由於全固態電池所需零部件減少,不僅能削減成本,還能夠提高輸出功率。

      

  在全固態電池領域,豐田的研究被認為全球最先進,但尚未實現實用化。因此,從汽車、電池到材料的各行業企業將構築合作框架,加速研發。將使用比液體更難以用於電池的固體材料,推進提高性能的開發、制定安全性評估標準。

   

  搭載現有鋰電池的汽車的平均續航里程為400公里左右。LIBTEC力爭2025年之前將續航里程提高至550公里,2030年之前提高至800公里。全固態電池有望被眾多企業採用。

   

東京工業大學試製的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在車用蓄電池行業,日本企業走在前列,2013年佔據70%的市佔率。不過,中韓企業正在快速追趕,2013年市場佔有率僅為3%的中國企業到2016年擴大到26%,而日本企業則減至41%。

    


      

  受全球強化環保限制的影響,今後純電動汽車將正式開始普及。中國計劃把新一代汽車的普及數量從2016年的65萬輛增加到8000萬輛,德國也計劃從7萬輛增加到600萬輛。日本計劃到2030年將新一代汽車在新車銷售中所佔比例擴大到20~30%,預計純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蓄電池的市場規模也將大幅增長。

   

  日本經濟産業省為了掌握全球車載電池主導權,將推動制定國際標準。具體來説,討論向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等提出申請。

   

  日本將從技術開發和標準制定兩方面來加快應對,提高日企在純電動汽車市場上的存在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