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攜手通用開發純電動車電池 備戰中美市場

2018/06/08


       本田67日宣佈,攜手美國通用汽車聯合開發純電動汽車(EV)所用的高效率電池。電池主要將用於在北美推出的純電動汽車。本田將與燃料電池車(FCV)開發方面也展開合作的通用加深關係,應對新一代汽車領域的全球競爭。鑒於全球範圍內環保規定加強,汽車廠商在純電動汽車方面進行合作的趨勢正在擴大。

 

       本田計劃與全球最大車載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聯合開發面向中國的純電動汽車電池。至此,本田已準備好在中美兩大汽車市場開發和採購純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

 

 

       通用在純電動汽車技術上領先於主要汽車廠商,包括2010年推出純電動汽車「雪佛蘭沃特」等。該公司將運用此前積累的技術,攜手本田開發充電時間短、體積小且續航距離長的高效鋰離子電池。

 

       兩家企業沒有透露共同開發産品的投産時間,但有分析認為,雙方力爭2020年代前半期實現。雙方還考慮使用從外部採購的電池單元,在通用的美國工廠生産電池模組,然後供應給本田。

 

       通用此前力爭使下一代雪佛蘭沃特的1次充電續航距離超過300英里(約480公里)。本田將積極利用通用的相關技術,並降低採購成本,加快在北美推出量販型純電動汽車。

 

       兩家公司共同開發的電池很可能也以續航300英里以上為目標。日産「聆風」的續航距離為400公里。如果純電動汽車與汽油車等相比最為薄弱的續航距離能夠延長,或將對普及構成推動作用。

 

       本田在全球市場涉足混合動力車(H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2017年的全球銷量中電動車約佔5%,達到約26萬輛。該公司正加快開發在産品化方面進展緩慢的純電動汽車,將在2018年內在中國推出以小型SUV為原型的純電動汽車。

 


       本田在純電動汽車電池技術上較為薄弱,將通過攜手已積累技術的通用和快速增長的寧德時代,在逐漸成為環保車核心的純電動汽車領域捲土重來。

 

       本田和通用在2013年宣佈啟動在通過氫和氧的化學反應來發電的燃料電池車領域開展共同研究。2017年決定在美國聯合生産燃料電池車的核心零部件,今後將加強量産,並分別在兩家公司2020年前後上市的燃料電池車上採用。

 

       不過,由於作為燃料的氫基礎設施建設遲緩等原因,燃料電池車並未得到普及。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預測稱,2030年的燃料電池車全球市場規模為逾10萬輛,而純電動汽車約為850萬輛。本田希望在市場有望擴大的純電動汽車領域加強與通用的合作關係,以在與豐田、德國福斯和中國新興企業的競爭中佔據優勢。

 

       本田2017年全球銷量為530萬輛,與達到1000萬輛規模的豐田、日産汽車-法國雷諾-三菱汽車聯盟等相比,規模較小。為了抑制純電動汽車不斷膨脹的開發費,本田正推進與外部的積極合作,在純電動汽車的馬達領域已與日立製作所展開合作。

 

       在英法中三國討論未來禁售汽油車引發全球轉向純電動汽車的趨勢下,各大汽車廠商展開合作的動向正在擴大。在日本企業中,豐田與馬自達、電裝成立了負責技術開發的合資公司。而日産-雷諾-三菱汽車將推進共用純電動汽車底盤和零部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