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企在中國(上)本田欲乘上龍背
2018/05/17
本田將在中國發起一場大挑戰。其在北京國際車展上發佈了大膽的計劃,即在2025年之前推出純電動汽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等20多種車型。在自動駕駛和共用汽車領域,本田將相繼與中國企業攜手。作為日本企業的先驅,本田已進入中國20年,將在純電動汽車大國中國發起挑戰。
![]() |
本田在中國的銷售情況 |
「中國是我們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本田社長八鄉隆弘是唯一在北京國際車展首日現身的日系廠商領導人。本田的主要展品是純電動汽車的概念車。那是本田與廣州汽車的合資公司——廣汽本田將於2018年生産和銷售的在華首款量産型純電動汽車的樣車。但最為引人關注的是本田大量推出電動車的計劃。
這是慎重的本田首次在正式場合透露中期車型計劃。大眾和豐田已宣佈積極推出純電動汽車。各家車企發佈的公告呈現出不顧防守、全力對攻的局面。有相關人士表示,「有可能給人以只要沒有拿出數字、就是什麼也沒做這種感覺」。由於這種判斷,本田也轉向了積極態度。
在「CASE」方面相繼展開合作
CASE取自互聯(Connected)、自動駕駛(Autonomous)、共用(Sharing)、電動化(Electricity)的英語首字母縮寫,被視為贏得汽車行業競爭的新一代技術。
到2025年,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700萬輛,增加至2017年的約10倍,將是全球最大純電動汽車市場。在北京國際車展開幕前的4月24日,中國最大網約車企業滴滴出行宣佈與豐田、大眾等建立涵蓋31家企業的聯盟。將共同開發低成本的純電動汽車,應用於共用汽車領域,日産、三菱也加入了這一聯盟。
![]() |
本田也不甘落後。八鄉隆弘表示,在屬於關鍵的CASE領域「已經開始攜手志同道合的夥伴,展開了領先於其他公司的挑戰」。其他車企也將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敲定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以鞏固地位。
本田的中國本部長水野泰秀表示,「在中國必須積極向前。落後就危險了」,難掩危機感。在互聯汽車領域,本田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地圖資訊企業高德軟體就多功能車載導航儀系統展開了合作。在自動駕駛領域,已決定與具有圖像識別技術的新創企業商湯科技展開共同研究。
本田在自動駕駛方面落後於歐美企業。為了獲得人工智慧(AI)技術,在2016年與商湯科技展開私下合作。儘管從未涉足過汽車行業的商湯科技「連基本常識都不了解」,但本田的看家本領就是與合作夥伴通過慢慢溝通來解決問題。雙方力爭預測行人和汽車的行動,實現在商店街等日常情景下的自動駕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