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再三提出日産與雷諾合併構想的背後
2019/01/23
法國政府向日本政府人士表達了希望通過聯合持股公司方式將雷諾和日産汽車進行經營合併的意向。作為雷諾第一大股東的法國政府迄今為止已經多次要求對兩家企業進行經營合併,在日法聯盟的關鍵人物卡洛斯·戈恩被捕後仍未改變主張,這一姿態非常鮮明。法國政府與雷諾的目的是通過持股公司方式的合併來擴大影響力。
來自法國政府的雷諾董事馬丁·維亞爾(Martin Vial)等組成的法國代表團日前訪問日本,表達了兩家公司的合併構想。法國報紙《費加羅報》1月21日報導稱,雷諾將在23日召開董事會會議確定新體制。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戈恩的繼任者將在法國政府主導下做出安排,雷諾的新體制有可能正式要求與日産進行合併。
![]() |
日産的企業規模大,雷諾不僅能獲得鉅額分紅收入,還在電動汽車(EV)等尖端技術方面嚴重依賴。日産在雷諾的法國工廠裏生産小型車,對於被高失業率壓得喘不過氣的法國政府來説,雷諾與日産的合併是一項「夙願」。
此次被認為是法國政府為實現夙願而第三次採取行動。2015年,時任經濟部長的馬克宏就希望適用給予長期持股股東雙倍表決權的「弗洛朗熱法(Florange Law)」,與戈恩産生對立。
法國政府當時憑藉自身強大影響力要求進行經營合併。戈恩沒有答應,作為交換條件,同意法國政府在雷諾的法國國內戰略業務等方面可以行使雙倍表決權。
第二次是2018年春天,作為戈恩在雷諾續任CEO的條件,法國政府要求雷諾與日産保持「不能後退的關係」。據説戈恩也在探討按照持股公司方式進行合併,但由於被捕而停頓。
按照持股公司方式進行合併,通常是市值高的公司處於優勢。目前日産汽車的市值高於雷諾,日産約3.9萬億日元,是雷諾(約2.1萬億日元)的1.8倍以上。
如按市值標準來分配合併後的股份,日産股東將擁有新公司65%的股份,雷諾股東則佔有35%的股份。日産的市值高,其股東處於有利地位,可以得到新公司更多的股份。
既然如此,為什麼法國政府還熱衷於採取持股公司方式呢?關鍵在於日産與雷諾的資本關係。
雷諾是日産的第一大股東,持有日産43.4%的股份,將這部分股票按65%的比例換算成新公司股份,將會佔到28%左右。在新的公司框架體制下,雷諾作為大股東仍能維持著強大勢力。
另一方面,法國政府持有雷諾15%的股份,如按上述35%的比例換算,預計只能持有新公司5%左右的股份。看起來法國政府的影響力將會下降,但通過雷諾與法國政府組成的「法蘭西聯盟」,則可以持有新公司約三分之一的股份。
公司的重要決議案需要在股東大會上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贊成,因此法國方面很可能具有否決能力,作為日産一方就要設法避免這種情況出現。但市值每天都在變化,因此法國方面能否握有主導權,兩家公司的股價將成為焦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