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法汽車聯盟在隱憂下重新啟航

2019/03/13


  日産、雷諾、三菱3家企業的領導人3月12日舉行記者會,就設置新的會議機制等聯盟的運營方針進行了説明。日産社長兼CEO西川廣人、雷諾董事長讓·多米尼克·塞納德均未提及日産和雷諾的經營整合構想。雷諾方面也放棄了指定日産會長人選的要求。3家企業把聯盟內部的分歧暫且擱置,通過合議制度加緊重新構建關係。

   

  各方將設置新的會議機制等,取代前會長卡洛斯·戈恩的個人「強權」統治,正式過渡到集體領導體制。在全球汽車産業瞄準未來採取大幅動作的背景下,前會長戈恩被捕造成4個月空白期,日法聯盟的行動明顯延遲。即將迎來20年的日法聯盟在仍然存在內部問題火種的同時,將向前邁出新的一步。

  

左起為:雷諾CEO蒂埃里・波洛雷、雷諾董事長讓·多米尼克·塞納德、日産社長兼CEO西川廣人、三菱汽車會長兼CEO益子修

(3月12日,橫濱市西區)

   

  「齊心協力,提高競爭力」。3月12日在橫濱市日産總部舉行的記者會上,1月出任雷諾董事長的讓·多米尼克·塞納德首先對強化合作關係表示出了自信。坐在旁邊的日産社長兼CEO西川廣人也回應稱,「這是重大的一步」。

   

  包含三菱在內的3家企業將設立磋商合作戰略的新組織「Alliance Operating Board」。廢除由前會長戈恩全權掌控的體制,轉變成由3方高層聯合商議決策的體制。一方面,關於調整資本關係等懸而未決的事項,暫不做出判斷,塞納德稱「現在還不是討論的階段」。

  

  2018年11月日産前會長戈恩被捕,3方聯盟失去了合作的推動力。其不良影響不斷加深。

   

  例如作為應對環保限制王牌的純電動汽車(EV),通過量産1千萬輛以上可以降低零件採購成本的方法是3家企業的優勢所在。但圍繞核心零部件電池,聯盟向海外廠商採購的戰略不是很順利。三菱已開始摸索在聯盟框架之外的自主採購。雷諾在純電動汽車領域起步較晚,似乎也對集中採購的體制産生了不滿。

    

  德國戴姆勒2月底宣佈,將與寶馬聯合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戴姆勒與日産·雷諾存在資本合作關係,3方在引擎通用化等方面關係較為密切。但在決定新一代汽車競爭力的自動駕駛方面,戴姆勒選擇在日法聯盟之外尋求發展道路。有日産的高管透露,「前會長戈恩倒臺了,和戴姆勒的合作今後變得難料」。

    

  汽車行業將進入自動駕駛及純電動汽車化等百年一遇的變革期。如果經營空白期拉長,很可能導致起步遲緩而難以復甦。

          


          

  「沒打算成為日産的會長」,雷諾董事長塞納德在12日的記者會上這樣表示。日産方面非常抵觸由雷諾支配經營,上述發言也顯示出對這一狀況的考慮。首先將平息兩公司的對立,把順利過渡到後戈恩體製作為優先解決的問題。

   

  新決策機構由西川、塞納德、三菱汽車會長兼CEO益子修、雷諾CEO蒂埃里・波洛雷四人組成,採取全體一致通過的原則。日産相關人士表示,議長塞納德「沒有像前會長戈恩那樣的決定權」。在日方兩人,雷諾方兩人的體制下,也蘊涵著重要事項意見不統一、無法決斷的風險。

        

  雖然日産前會長戈恩的強權受到諸多批評,但他憑藉高超的領導能力抑制了3家企業的「分家想法」。此次採取集體領導體制,缺乏制度性擔保來抑制各方的分家想法。據戈恩的辯護團體透露,戈恩12日表示,「日産需要領導力,(對於日産的今後很)擔心」。

      

  日産和雷諾之前有一個名為「重建聯盟主協議(RAMA)」的內部協議。其中包含,雷諾派往日産董事會的董事要比日産自身的董事少1人、在日産董事會上決定的事項雷諾不得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反對等規定。

    

  對於雷諾來説,無法掌控自身出資43%的日産的經營,這是一種扭曲的狀態。一方面,在日産方面看來,規模處於劣勢的雷諾對自身的持股比率佔優,對於這一狀況也十分不滿。

   

  此次,日法聯盟沒有提及修改內部協議以及調整資本結構等疑難問題,而是選擇向前看。不過,不得不直面這些根本性課題的局面遲早會到來。

       

  3月27日,日産和雷諾將迎來資本業務合作20年紀念日。塞納德表示,「希望齊聚巴黎加深彼此的理解」,加緊穩固聯盟體制。能否破除日法間同床異夢的壁壘呢?新生的3家企業聯盟將迎來新的考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