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研究(下)怪才馬斯克是招牌也是風險

2020/08/06


      「發1瓦電的成本只需1.49美元,用現有的屋頂就可實現太陽能發電」,7月下旬,美國特斯拉在自己的網站上開始了新的宣傳。雖然是包含了稅收優惠後的價格,但比美國Sunrun等競爭對手還要便宜3成多。美國股市認為,特斯拉正在認真擴大太陽能業務。

   

對特斯拉而言,CEO馬斯克就是品牌價值的源泉(Reuters)

  

      能源業務增長緩慢

 

      特斯拉於2016年收購了大型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公司美國SolarCity,正式涉足家用能源業務。但特斯拉的重心一直都在純電動汽車(EV)上,結果能源部門一直未能增長。2020年第二季度(4~6月)該部門的銷售額為3.7億美元,僅佔整體的6%。

 

      即便如此,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CEO,49歲)埃隆·馬斯克仍強調「能源部門的銷售額規模長期來看會和純電動汽車基本相當」。隨著各國加強環保限制,純電動汽車消耗的電力也將被迫轉向不依賴化石燃料的發電方法。

 

      特斯拉還在致力於太陽能發電穩定運作所需要的蓄電池,在這一領域也能發揮在純電動汽車電池方面培育的成本競爭力。

 

      在特斯拉2006年公佈的業務計劃中,馬斯克關於特斯拉的完整目標解釋道:「要從開採並燃燒化石燃料的經濟向太陽能發電的經濟轉型」。純電動汽車只是其中的一個手段。

  

      馬斯克2008年在與美國《Inc.》雜誌的對談中説:「我在大學時代認為對人類未來有重大影響的領域有三個,分別是‘網際網路’、‘可持續能源’和‘行星移民’」。馬斯克以這三大主題為核心,通過創業致力於社會及文明的變革。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社會做貢獻正是特斯拉的理想。

 

      2002年創立的SpaceX於2020年5月底實現了民營企業的全球首次載人航太飛行。最終目標是將人類移民到火星。另外,馬斯克還率領著Neuralink公司(開發利用腦波操控電腦等技術)等多個有潛力的初創公司。其野心無止境。

 

      在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方面,跟特斯拉合作的松下社長津賀一宏對馬斯克的評價為「以近乎過度的樂觀主義,(從頭腦中)過濾掉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有遠大的理想,勇往直前」。


搭載SpaceX「Crew Dragon號」太空艙的火箭發射(5月30日,Reuters)

   

      馬斯克有時會突然給津賀打電話,直截了當地説:「希望降低電池價格」。他不喜歡繞彎子,同時也很強硬。在7月公佈的美國新工廠建設項目中,馬斯克讓想要招商的地方政府進行競爭,從而獲得了優惠政策。

 

      以「連續創業者」著稱的馬斯克,小時候經常受欺負,並未顯現出過人之處。在遇到電腦後沉迷于自己製作遊戲,想學習高能物理學考上了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博士,但沒幾天就退學了。1995年與弟弟等人研發了線上出版軟體的「Zip2」。4年後賣給了美國康柏電腦(Compaq Computer,現惠普),賺了幾千萬美元。

 

      馬斯克用這筆錢成立了網路支付公司「X.com」,後來與競爭公司合併成為Paypal。2002年,馬斯克將其出售給美國電商巨頭eBay,獲得數億美元資産。這筆資金投資的企業之一就是特斯拉。

 

      每週工作100個小時

 

      馬斯克以前曾在推特上發文稱,「從來沒有人能在每週工作40小時的情況下改變世界」,每週工作100個小時左右對他來説是家常便飯。同時,他也給部下制定了非常高的目標,並要求他們完成繁重的工作,因此管理人員的離職率也很高。即便如此,畢業於名牌大學的應聘者仍然絡繹不絕。

  

  

      馬斯克是電影《鋼鐵人》主人公的原型,他在商界以外也頗有人氣。其推特粉絲數超過3700萬,他的推文會瞬間傳遍全世界。對於特斯拉來説,馬斯克是品牌價值的源泉。

 

      另一方面,馬斯克過於奔放的言行有時也會引起非議。2018年,在賣空勢力的進攻下,特斯拉股價發生劇烈震盪,馬斯克突然宣佈對特斯拉進行私有化。這一做法因涉嫌證券欺詐,讓他遭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起訴。在其參演的網路節目中,馬斯克竟然對著鏡頭抽起了大麻,讓零部件製造商等相關人士目瞪口呆。

 

      特斯拉對馬斯克的依賴越來越大。如果馬斯克因意外情況不在的話,目前還找不到可以代替他的人才。

 

      馬斯克不受社會條條框框的束縛,就像一劑強勢的「猛藥」一樣。下一步他會如何行動?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白石武志、藤野逸郎、渡邊夏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