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汽車的「中興之祖」為何此時卸任?
2021/02/25
在40多年裏以社長和會長身份執掌鈴木汽車經營的鈴木修(91歲)決定卸任。該公司是第一個進駐印度市場的日本製造企業,在該市場擁有約5成份額,作為小型車的世界級製造商確立了穩固的地位。鈴木修也因此成為該公司的「中興之祖」。此次決定從經營一線卸任,是因為他認為公司已經找到發展道路,希望為晚輩讓路。
![]() |
鈴木汽車會長鈴木修線上上記者會上發言(2月24日) |
「鈴木汽車已經渡過(2020年3月的)創立100週年的關鍵期,因此才決定卸任。今後,我會做好顧問工作,現任高管可以隨時諮詢」,鈴木會長在2月24日召開的線上記者會上如此解釋卸任的原因。
鈴木會長在經營過程中,對於「後起無名小卒」如何與日本國內外的大型製造商抗衡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他憑藉被譽為「Kanputer」(Kan=勘,在日語裏指直覺)的獨特直覺,找到了未開拓的市場。
日本國內方面,在泡沫經濟崩潰後的經濟衰退時期,鈴木修巧妙地抓住了稅率較低的「輕型車」(日本獨自的車型分類,一般指排量在660cc以下、符合一定長寬高等條件的車輛)的需求,在輕型車市場上確保了穩固的地位。
1980年代上半期,鈴木修決定進駐當時沒有任何一家日本車企涉足的印度市場。目前已發展為子公司瑪魯蒂鈴木(Maruti Suzuki),在印度乘用車市場上佔據份額首位。鈴木修半開玩笑地回顧稱「當時漫無計劃地找到了印度,沒想到進駐印度後發展很順利。我並沒有先見之明」。
![]() |
2019年8月鈴木修決定與豐田簽署資本合作協議。有觀點認為,在汽車行業迎來「百年一遇」的變革期的背景下,鈴木汽車與豐田的合作是認為「必須在大傘下生存」的鈴木修作為會長的「最後一項重要工作」。
鈴木修還主導了與日本以外大型汽車廠商的合作戰略。在與豐田合作之前,曾與美國通用汽車(GM)和德國福斯(VW)展開過資本合作。但是與大眾汽車之間因為解除資本合作發生糾紛,最後發展成了國際仲裁問題,也在合作上嘗過苦頭。鈴木修作為領袖型經營者的職業生涯將暫時告一段落,今後會在一旁守護兒子鈴木俊宏社長等經營層的成長。
鈴木俊宏社長在2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會長自己説過‘一輩子都要工作’,所以沒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卸任」。他同時強調「首先要堅守輕型車陣地。打算做出不懈努力,以免被會長在背後指責」。不過,包括電動化在內,鈴木汽車要解決遺留的課題並沒有那麼簡單。
鈴木會長為俊宏社長等人加油打氣説「地球上的市場是無限的。希望大家用行動力去發現(像印度一樣的)市場」。
「工作就是生存的意義。請大家繼續工作。謝謝,再見」,記者會結束後,鈴木修微笑著舉起右手離開會場。鈴木汽車一直被稱為「小巨人」。領袖人物卸任後能否繼續保持增長將是該公司面臨的課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為廣剛、淺山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