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豐田與鈴木走向合作的必然

豐田與鈴木走向合作的必然

2016/10/13

PRINT

       豐田汽車與鈴木汽車的業務合作談判正式啟動。即使是全球汽車行業的領導者豐田,在自動駕駛和環保等技術領域也難以單獨推進普及。與輕型汽車領域的實力企業鈴木締結合作關係的話,豐田將得以構築可以發揮日本整體實力,即「All Japan」的體制。

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左)與鈴木社長鈴木修在記者會上(12日下午,東京都文京區)

       豐田合作戰略的變化

       豐田與卡車巨頭日野汽車於1966年開展業務合作以來,形成了包含在輕型汽車領域位居日本國內首位的大發工業在內的一個規模龐大的汽車集團。今年8月又將出資超過51%的大發工業完全子公司化,穩步鞏固集團的地位。2015年豐田、日野和大發累計日本國內新車銷量(包括輕型汽車)所佔市佔率超過4成,佔據絕對優勢。

       另一方面,在此期間,豐田也沒有忘記關注集團以外的企業。2000年代美國通用(GM)陷入嚴峻的經營困境之際,豐田相繼與和GM保持緊密關係的富士重工業和五十鈴汽車開展資本和業務合作。豐田的高管表示,當時甚至有評價稱 「擁有雄厚資金的豐田拯救了失去後盾的富士重工業與五十鈴」。

       然而,之後豐田的合作戰略發生了變化。相對於通過「資本理論」來擴大集團規模,豐田更在意合作方技術的姿態越來越明顯。

       2015年豐田與馬自達在環保和安全技術方面展開合作,不過據稱豐田社長豐田章男、馬自達社長小飼雅道對彼此汽車製造精益求精的態度形成的共鳴才是促成雙方合作的決定性因素。相對於締結資本關係、雙方著眼未來的技術而牽手。

       20世紀汽車産業的重組可以説是為了爭奪世界份額、競相擴大規模的「布陣大戰」。但是,最近10年來為了減輕環保技術等開發負擔而攜手合作的案例接連不斷。此前一直拘泥於自主路線的本田也於2013年與通用汽車在燃料汽車技術方面展開合作就是典型事例之一。

       合作的成敗影響日本汽車産業未來

       圍繞汽車的尖端技術,各種創新的速度不斷加快。除了環境技術之外,自動駕駛等新的技術領域也層出不窮。美國谷歌和英國ARM控股等IT企業也對此展開了主導權之爭。

       此次與鈴木的合作或許也有就攻佔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進行合作的側面原因,不過最重要的主題還是尖端技術開發。目的是首先在環境、安全和IT等領域提高彼此的競爭力。除此之外,在圍繞與IT企業等競爭的未來技術規格的攻防戰中佔據優勢地位應該也是目的之一。

       豐田章男強調説,「如今汽車行業的環境發生了巨變,需要具備‘應變能力’。除了單獨進行技術開發外,建立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雖然不清楚雙方的關係將來會變得多密切,但豐田與鈴木的合作是必然的。

       豐田與鈴木聯手後,再加上大發等集團子公司和馬自達等「合作夥伴」的業績,豐田陣營在日本國內的市佔率將輕鬆超過6成。匯聚了這麼多廠商的力量,豐田能否引領新一代的技術開發競爭呢。這也將影響日本汽車産業的未來。行業盟主的領導能力將再次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岸本Marimi 浜美佐 武類雅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7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2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