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發力美國車載電池市場,猛追LG

2021/09/29


      南韓SK將在美國的車載電池市場,挑戰全球份額第2的南韓LG化學。9月28日,SK宣佈通過與美國福特汽車的合資電池生産公司在美國建設2座車載電池工廠,還將攜手美國通用汽車(GM)對抗領跑的LG。由於美國拜登政府出台純電動汽車(EV)振興措施,皮卡等大型車的純電動汽車化將取得進展。SK將在有望實現快速增長的美國市場擴大份額,追趕領跑企業。

     

  

      SK集團內涉足電池業務的SK創新(SK Innovation)將成為投資主體。該公司目前正在喬治亞州的自主工廠為了2022年啟動量産而推進最終準備工作。此次建設的肯塔基州和田納西州的電池工廠的投資金額合計約為1萬億日元,其中近5000億日元由SK承擔。

 

      在2020年的車載電池市場,SK的産能即使將南韓、中國和匈牙利的各工廠全部加起來也僅為30吉瓦時,排在世界第6位,因此將在美國提高産能。喬治亞工廠的産能為21.5吉瓦時,預定2025年投入運作的田納西州工廠將為43吉瓦時,而同年投入運作的肯塔基工廠為86吉瓦時。

 

      在美國,純電動汽車和電池投資相繼被推進的背景是拜登政權的環保政策。拜登在8月簽署了到2030年將美國汽車銷量中電動汽車比率提高至5成的總統令。除了發放換購純電動汽車時的補貼之外,還將向吸引整車和供應商的工廠等純電動汽車振興政策投入1740億美元的預算。

 

      美國各汽車企業著眼於純電動汽車的銷售增加,正攜手電池企業,在北美相繼啟動工廠建設。在美國市場,皮卡等的需求巨大,與面向日本等相比,電池容量變得巨大,電池工廠的規模也在擴大。

       

SK創新將在美國國內3個地點建設電池工廠(喬治亞州的工廠建設用地)

     

      通用汽車提出目標稱,在2025年前使純電動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 2035年退出汽油車市場。通用汽車正計劃推出皮卡和配送用的電動廂式貨車。為了推進電動化,其正在攜手LG擴大電池生産。計劃在北美建設總共4座「Ultium(智慧純電平臺)」電池的工廠。

   


      Ultium的電池盒的容量為50~200千瓦時,能靈活改變容量。與面向日本的純電動汽車相比,電池容量更大。例如,日産汽車發佈的新款SUV版純電動汽車「Ariya」的日本專用車型的電池容量為66千瓦時和91千瓦時。

  

      作為美國汽車行業3強之一,歐美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CA)與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合併而成的歐洲Stellantis將在2025年之前向純電動汽車領域投入300億歐元。該公司也計劃在美國銷售純電動皮卡。據稱福特也將在田納西州同時建設電池工廠和皮卡「F系列」的整車工廠。

   

     SK提出計劃稱,將在全球範圍到2025年前投資總計30萬億韓元,提高車載電池的産能。如果抓住美國的主要車型、電池搭載量也較多的純電動皮卡的需求,將容易追上領跑的LG,因此SK將以美國為中心加快推進投資。

    

      SK的電池業務負責人池東燮豪言壯語稱,憑藉果斷的投資「到2022年底將躋身世界前三」。他表示為了確保投資所需資金,將於10月1日剝離電池業務,組建「SK電池」,力爭儘早上市。

  

      不過,在市佔率上領跑的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LG和松下等現階段的車載電池3強實力雄厚。寧德時代在中國、松下在美國分別攜手純電動汽車廠商美國特斯拉。寧德時代還獲得本田的投資。

 

      SK提出了5年建設5座以上工廠的計劃,但人才確保並未跟上,能否按計劃擴大産能仍是未知數。目前,車載電池的品質問題也受到關注。作為競爭對手的LG因現代汽車的純電動汽車大規模召回(回收和免費修理)而出現700億日元規模的特別損失,通用汽車也表示車載電池存在起火風險,承擔召回費用的可能性很高。

 

      為了實現穩定增長,對全固態電池等新一代電池的研發也不可或缺。如果僅僅應對訂單迅速增加,忽視對新一代技術和品質管理等的關注,也有可能掉進意想不到的陷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田邊靜 東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