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車企爭相確保車載電池
2021/05/31
日産汽車將與中國資本的大型電池企業合作,在日本和英國建設純電動汽車(EV)用電池新工廠,預計投資額超過2000億日元。最早2024年起用全年合計可供約70萬輛純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工廠。在去碳化推動汽車産業轉向純電動汽車的趨勢加速這一背景下,圍繞核心零部件的投資競爭日趨激烈。
有中國資本的遠景AESC集團目前在英國和日本等地生産可供約20萬輛純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向日産·法國雷諾·三菱汽車的日法聯盟供貨。還計劃在日本的茨城縣和英國建設新工廠,將電池産量增至可供90萬輛純電動汽車使用,達到此前的5倍。資金由遠景AESC承擔大部分,日産也將討論部分出資和對工廠的聯合出資。還將充分利用日英兩國政府的補貼。
![]() |
日産純電動汽車「聆風」的充電口 |
遠景AESC是中國的可再生能源企業,遠景科技集團(Envision Group)出資8成,日産出資2成,在車載電池領域排在全球份額第7位。
日産現在全年銷售18萬輛包括純電動汽車在內的電動汽車。計劃到2023年度末提高至6倍的100萬輛。作為核心零部件的電池的確保日趨重要。日法聯盟今後將討論在歐洲和美國等地建設電池工廠。
各大車企競相投資純電動汽車電池工廠
全球大型汽車企業紛紛向純電動汽車(EV)電池工廠投資。除此次日産將與中國企業合作在日本和英國新建兩座工廠外,豐田將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電池投資額提高至1600億日元,比上財年翻了一番,歐美企業也相繼決定與電池大型企業合作。電池是在純電動汽車價格中佔比5成左右的最重要的零部件。汽車企業打算通過自産等方式確保數量,降低成本,為純電動汽車銷售競爭做準備。
![]() |
法國雷諾·日産·三菱汽車聯盟除了此次決定在日本和英國新建兩座工廠之外,還考慮在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美國、中國等新建4家電池工廠。在歐洲,法國雷諾與南韓LG化學的合作方案,在中國,日産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的合作方案比較有可能。
3家企業還就實現車載電池標準的通用化達成協定。統一標準便於大量生産,降低生産成本。日産正在考慮以2030年為目標,在中日英的部分整車工廠停産汽油車,使其轉型為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HV)專用工廠。
其他汽車廠商也紛紛開始增強産能。
豐田本財年將電池投資額提高至兩倍,達到1600億日元。豐田與松下共同出資成立的電池子公司將在日本兵庫縣和中國大連的工廠增設生産線。另一家生産子公司Primearth EV Energy(靜岡縣湖西市)也將在宮城縣和中國的生産基地提高産能。預計2022年內年産能將達到2020年的兩倍,可供500萬輛汽車使用。豐田還與寧德時代、比亞迪(BYD)等企業合作,加緊採購電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