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用純電動車在搶佔日本市場
2021/10/12
中國汽車廠商將借助商用純電動汽車(EV)在日本發動攻勢。東風汽車集團旗下企業等將向日本大型物流企業SBS Holdings供應1萬輛小型純電動貨車,而比亞迪(BYD)力爭使對日本銷售的大型純電動巴士降價4成。受全球去碳化趨勢的推動,大型物流企業已開始轉向純電動汽車,但由於日本汽車企業的行動遲緩,物流企業正在選擇價格低廉的中國車。如果行動遲緩的日本車企不能儘早捲土重來,國內市場有可能被奪走。
![]() |
中國大型汽車企業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的東風小康汽車已開始向SBS Holdings供應載重1噸的純電動貨車。該車由日本純電動汽車初創企業folofly(京都市)設計,東風小康負責生産。加上截至2030年向其他中國企業訂購的1.5噸汽車,SBS Holdings計劃總計採購1萬輛純電動汽車。
1噸純電動貨車的價格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約為38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1.6萬元),價格與載重量相同的柴油車基本相同。SBS Holdings計劃自2022年1月起正式進口。由於還有望獲得日本政府的補貼,因此,SBS方面認為「與現行貨車相比,成本將降低」。今後5年包括推動配送的合作企業使用的汽車在內,將逐步更換日本國産柴油貨車。續航距離為300公里,可用於快遞送貨等。
![]() |
東風小康汽車向日本SBS Holdings供貨的純電動貨車(東京都墨田區) |
在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1部)上市的SBS Holdings為了減少配送時的溫室氣體排放,此前就在探索引進純電動汽車,但目前市場上沒有日本國産的1噸型貨車,因此該公司認為如果委託日本汽車企業生産,成本將達到約1000萬日元。
關於小型貨車,7月鈴木和大發工業等也宣佈參加豐田與五十鈴汽車等設立的商用純電動汽車策劃公司,但日本企業明顯行動遲緩。2020年小型廂式車的日本國內市場規模為23萬輛。隨著電子商務的增長,快遞送貨需求增加,中國純電動汽車的供貨有可能擴大。商用車由企業在固定路線上使用,與乘用車相比,充電基礎設施的確保和維修維護更為容易,存在易於涉足的一面。
日本SG控股旗下的快遞企業佐川急便也在今年春季與中國廣西汽車集團達成採購7200輛輕型純電動汽車的協議。廣西汽車將自2022年啟動出口。SG控股認為,通過將輕型車輛全部改為純電動汽車,可使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度減少1成。
比亞迪(BYD)目前將在日本銷售的80座大型純電動巴士「K8」的價格定為最低4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27萬元),但力爭在2026年之前將售價降低4成。將與柴油巴士降至同等程度,還能享受日本政府的補貼。比亞迪已在日本銷售了50多輛包括小型在內的純電動巴士。該公司表示大型巴士將在2030年之前累計銷售約2000輛。
中國力爭從市場規模世界第一的「汽車大國」轉變為自主品牌在全球浸透的「汽車強國」。在引擎汽車領域,在性能和品牌號召力上,中國均落後於日美歐企業,因此已經開始轉向零部件數量少的純電動汽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也已開始向挪威出口純電動SUV。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