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1年新車銷量:中美增長,日歐下滑
2022/01/20
佔到世界市場約7成的日本、美國、歐洲和中國的2021年新車銷量均已出爐。受全球半導體供應短缺的影響,汽車生産陷入停滯,歐洲比2020年減少2%,日本也減少3%。另一方面,中國和美國則增長3~4%。由於新冠疫情高峰的差異和半導體優先供應等措施的影響,不同地區新車銷量復甦程度也出現分化。
![]() |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1月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歐洲18個主要國家的2021年新車(乘用車)銷量比2020年減少2%,降至1060萬輛。最大市場德國大幅減少10%,降至262萬輛。英國為164萬輛,增長1%,與創出1992年以來最低水準的2020年相比僅增長約1萬輛。
德國福斯和德國梅賽德斯·賓士等歐洲車企受半導體短缺的影響,仍處於新車供應無法充分滿足需求的狀態。大眾預測稱,「雖然供應短缺的情況趨於改善,但對生産的影響至少持續至2022年上半年」。
![]() |
大眾在德國國內的工廠 |
日本的汽車業界團體發佈的國內新車銷量(包括輕型汽車)也減少3%,降至444萬輛。雖然新車需求堅挺,但自2021年初開始,由於全球半導體短缺和東南亞疫情導致的零部件供應停滯影響,豐田和鈴木等各家車企一直無法按計劃進行生産。
另一方面,美國和中國則從疫情中實現一定程度的復甦。全美汽車經銷商協會(NADA)的統計顯示,2021年美國新車銷量為1493萬輛,比2020年增加3%。
中國也增長4%,達到2627萬輛,4年來首次轉為增長。疫情下,自駕出行的需求堅挺,再加上中國政府的銷售補貼,銷量得以增長。看好旺盛需求的車企將半導體優先用於面向中國的車型,其效果也顯現出來。
半導體短缺自2021年10月前後起逐步緩解,生産和銷售有望恢復。高盛證券預測稱,2022年全球新車銷量將達到8250萬輛,增長5%,該公司的湯澤康太表示「2022年將是挽回生産的一年」。
全美汽車經銷商協會預測稱,2022年美國銷量將比2021年增長3%,達到154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稱,中國新車銷售將為增長5%的2750萬輛。
不過當前也存在隱憂。在中國,進入2022年1月後,主要城市相繼發現變異病毒的感染者。豐田自1月10日起停止了天津工廠的運作。大眾的天津工廠也自10日起停工。日本等世界各國的疫情正在重新蔓延,零部件和半導體的大規模供應短缺有可能重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