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材料費將上漲1.45萬億日元,歷史最大
2022/05/12
豐田5月11日發佈消息稱,預計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的合併銷售額(國際會計標準)將同比增長5%,達到33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將下滑20%,降至2.4萬億日元。在全世界範圍內材料價格上漲的背景下,原材料費用將比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增加1.45萬億日元,即便開展「成本改善」活動也無法彌補這一缺口。雖然作為業績預測前提的匯率預測十分保守,但豐田依然面臨嚴峻的業務環境。
豐田的2021財年的營業利潤達到日本企業史上最高水準,但本財年原材料漲價範圍涉及鋼材、有色金屬、樹脂等廣泛領域,物流成本也在飛漲。豐田的首席財務官(CFO)近健太在11日的記者會上表現出了危機意識,稱「這是過去沒有先例的巨大影響」。
![]() |
與豐田有交易關係的一家化工企業的高管態度強硬地表示「供應短缺仍在持續,如果汽車行業不接受漲價,我們將把産品供應給其他行業」。豐田的改善活動以每年帶來3000億日元效果為目標,繼2021財年原材料成本上升6400億日元之後,本財年仍無法彌補原材料方面的缺口。
從業績來考慮,1美元兌換115日元的匯率預測相較於目前徘徊在130日元左右的匯率十分保守。由於豐田的海外收益大,汽車出口比例高,日元對美元貶值1日元就會帶來450億日元的營業利潤增長。
2021財年日元對所有貨幣貶值帶來的利潤提升效果達到6100億日元。根據上財年業績簡單計算,如果全財年匯率一直徘徊在目前的水準,那麼本財年日元貶值帶來的增益效果有望超過約1.4萬億日元。
![]() |
豐田汽車東日本岩手工廠 |
但就算能以較高的價格簽下材料和構件合同,汽車生産也無法恢復正常。汽車行業的半導體短缺情況長期持續,而且疊加了中國封控措施的影響。3月以後豐田被迫兩次下調5月份的生産計劃。
豐田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的全球生産計劃(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為970萬輛。預計比上財年增長13%,時隔5年創歷史新高,放棄了2022年初徵求部件廠商意見的1100萬輛生産計劃。2021財年也多次下調生産計劃,本財年也令人擔憂。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指出「在半導體方面,通用微控制單元(MCU)還不足」(豐田通商的代表董事岩本秀之)。還有觀點指出「(供求緊張)或許將持續1年左右」(電裝董事松井靖)。如果零部件採購不穩定,豐田的改善活動也難以獲得效果。
除了生産以外,把增加的成本轉嫁到銷售價格中也將成為焦點。豐田在國外紛紛提價,在印度從4月起對SUV等車型提價4%。在美國,5月主力車型的建議零售價也比1年前上漲3~4%。
在日本國內,豐田的執行董事長田准表示「小型車等日常代步車銷售形勢嚴峻,將詳細區分車型和地區,考慮(漲價)」。豐田以前在日本從未將成本上漲立刻轉嫁到新車價格中,消費者的反應還是未知數。2022財年通過漲價將利潤提高約4500億日元能否如願還不得而知。
儘管目前的銷售環境堅挺,但未來也不容樂觀。英國調查公司LMC Automotive於4月下旬下調了歐洲主要國家的需求預期。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背景下,歐洲經濟減速越來越令人擔憂。由於美國也收緊金融政策,汽車貸款利息上漲,也有可能影響新車銷售。
東海東京調查中心高級分析師杉浦誠司指出「以歐洲為中心,銷售有可能低於計劃」。能否切實按照生産計劃確保零部件,在不影響銷售的前提下進行價格轉嫁?為了將來實現增長不得不增加對純電動汽車(EV)等新一代車投資的豐田面臨著沉重的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