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拉司特將在中國生産自動駕駛方向盤

2022/06/27


       日本富拉司特(PLAST)將開始在中國生産用於自動駕駛用途的方向盤。該公司向中國子公司的工廠投資約3億日元,引進了用來塗佈黏合劑的機器人等。2023年度內將把該工廠生産的6成方向盤由普通汽車用産品改為內置感測器的自動駕駛車用産品。在各家車企紛紛向新一代汽車轉型的情況下,該公司打算在主力市場中國提高收益性較高的零部件的産能。

 

       將從20228月開始在中國子公司武漢富拉司特汽車零部件的中國第二工廠量産。逐步增加産量,力爭2023年度內實現滿負荷生産。該工廠生産的3.5萬個(相當於産量的6成)方向盤將改為自動駕駛用産品。

 

將在中國生産自動駕駛方向盤

 

       方向盤生産線人員將新增130名左右,建立230人的生産體制。據悉增加人手的原因在於,雖然工廠的産能沒有變化,但需要增加為自動駕駛方向盤安裝1米左右的感測器的作業,以及包覆外皮等工序。該工廠此前一直生産日本款産品,以後將專門生産中國款。日本款産品將移交給2021年投産的越南工廠負責。

 

       中國第二工廠的主要客戶是汽車廠商,不僅是高檔車,普通車也將不斷引入自動駕駛功能。日産汽車計劃到2030年前原則上為所有新車配備自動駕駛功能,本田也提出了一項方針,打算到2030年前為在已開發國家銷售的所有新車配備可在高速公路上鬆手駕駛的Level 2功能。

 

       要普及自動駕駛,需要明確事故發生時的責任主體。比如,Level 2以下的責任主體是作為「駕駛輔助者」的人,而配備更高標準的Level 3以上功能時,則作為「自動駕駛車」而由系統擔負責任。雖然自動駕駛級別不同,責任主體的判斷標準也不一樣,但依據之一是「是否有人操作方向盤」,因此需要為方向盤安裝感測器。

 

       在中國,由於技術革新促使價格降低,自動駕駛車被認為將不斷普及。據中國智庫「汽車之家研究院」預測,截至2025年,Level 2以上的自動駕駛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將超過1000萬輛,2025年在新車總銷量中的佔比將由2020年的兩成提高到近五成。

 

       日本富拉司特打算通過強化中國工廠來提高收益。從不同地區的銷售額來看,中國市場所佔的比例為3成左右,而營業利潤則佔到一大半。該公司將提高單價高於傳統方向盤的自動駕駛方向盤的比例,以此來提升競爭力。

 

 

       2021財年(截至20223月),日本富拉司特的合併銷售額比上財年增加4%,達到865億日元,但受原材料價格和北美人工費高漲等因素的影響,營業損益出現了7.22億日元的虧損(上財年為盈利12億日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