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鋼企領跑新一代EV馬達核心材料
2022/10/26
有助於純電動汽車(EV)馬達小型化的鋼材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神戶製鋼所日前開發了用於稱為「軸向間隙型」的新一代馬達的特殊鐵粉和線材。這種馬達與採用電磁鋼板的傳統類型相比更輕,另一方面,需要能加工為複雜形狀的鐵粉等。神戶製鋼將通過新鋼材對抗在電磁鋼板領域有優勢的日本製鐵。
![]() |
馬達由電流流經時旋轉的轉子和定子構成。面向純電動汽車一般為名為「徑向間隙型」的類型。構成定子等核心零部件的鐵芯(馬達核心)的製造是在鑿穿薄鋼板之後重疊起來。鋼板採用加入矽等進行成分調整、使之容易傳導磁力的非定向電磁鋼板。
軸向間隙型的鐵芯則呈現猶如切掉年輪蛋糕一部分的形狀。能夠實現小型化,相比徑向間隙型,扭矩(旋轉力)更大。據神戶製鋼表示,能將體積比徑向間隙型減少約2成,但此前難以鑿穿電磁鋼板加工為所需的形狀。
易於加工為複雜的形狀
在這樣的情況下,神戶製鋼開發的是像電磁鋼板那樣容易傳遞磁力的磁性鐵粉和線材。鐵粉在壓縮之後變硬,可加工為被稱為「壓粉磁芯」的鐵芯。線材合在一起形成鐵芯。與鋼板相比,均容易自由加工各種形狀。
![]() |
被稱為「軸向間隙型」的新一代馬達被認為有助於延長EV的續航距離(日本神戶製鋼所提供) |
用於馬達鐵芯的鋼材為了避免流經電流之後功率效率下降,一般會添加絕緣覆膜。神戶製鋼的鐵粉將覆膜的厚度降至數百奈米(奈米為10億分之1米)。一般的電磁鋼板為數微米(微米為100萬分之1米)。覆膜越薄,越容易傳導磁力,越能提高馬達旋轉的效率。
線材的截面為六角形,每邊長約0.7毫米,80根左右形成一束。利用借助鋼鐵業務積累的技術,將碳含量降至0.01%以下,使之容易傳遞磁力。以線材製造鐵芯的馬達在産生相同輸出功率的同時,使重量比採用電磁鋼板減輕2成。
馬達的製造成本與電磁鋼板處於相同水準。這是因為電磁鋼板在打孔之際産生邊角料,成品率下降,但通過線材等製造之際能消除浪費的部分。
神戶製鋼供應鐵粉樣品
雖然一般認為線材適合低速用途,鐵粉適合高速用途,但在容易傳導磁力等性能方面,包括鐵粉在內,都跟電磁鋼板相當。神戶製鋼已決定向部分汽車廠商及部件廠商等供應鐵粉樣品。今後還將開始提供線材樣品。
日本另一家大型鋼鐵企業JFE鋼鐵的鐵粉的特點是能承受高頻電流。普通鋼材存在頻率升高時,鐵芯發熱等功率效率下降的風險。JFE鋼鐵也開始向汽車廠商等供貨樣品,計劃2024年度之前採用。
用於齒輪等的普通鐵粉産品正在東日本製鐵所千葉地區(千葉市)生産。現在鐵粉整體上每月産銷5000~6000噸左右。今後還將考慮滿足馬達用需求。
兩家企業都設想首先在電動助力方向盤等使用的輔助設備上使用。如果車載用途有了業績,還將開闢驅動用途。
梅賽德斯也關注軸向間隙型馬達
日本以外的企業也越來越關注軸向間隙型馬達。從事EV馬達的英國YASA在軸向間隙採用了瑞典大型鐵粉企業赫格納斯(Hoganas)的金屬粉。YASA於2021年被德國梅賽德斯賓士集團收購,將來梅賽德斯將在EV上使用這種馬達。
熟悉馬達的靜岡大學準教授朝間淳一也表示「(如果順利)3~5年後軸向間隙型馬達的實用化案例將非常普遍」。
在這些尖端材料上領先對日本汽車産業也有很重要的意義。放眼世界EV市場,美國特斯拉及中國比亞迪(BYD)等企業正在擴大銷售,日本整車企業佔有的份額很低。而電磁鋼板等在成分調整及加工時的熱處理等方面需要很強的技術,因此日本企業佔有優勢。如果身邊有技術實力強的鋼鐵企業,容易在開發高性能EV等方面開展合作。
圍繞電磁鋼板,中國的鋼鐵企業也在奮起直追。如果日本各鋼鐵企業在軸向間隙型馬達領域也儘快實現實用化,將有助於在佔有優勢的馬達材料市場上守住主導權。
對神戶製鋼而言,一系列産品也有「反攻市場」的意義。除了日本製鐵及JFE鋼鐵外,國外的南韓浦項鋼鐵等也在製造電磁鋼板。神戶製鋼即使從現在開始致力於電磁鋼板也已落後,因此要從軸向間隙型馬達上尋找出路。
軸向間隙型馬達的採用案例依然很少,不會立即成為主流。使用鐵粉的鐵芯也有比較脆的缺點。但如果能克服這些課題,有利於提高日本在EV相關産業的競爭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落合修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