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向豐田的EV電池補貼1200億日元
2023/06/16
日本經濟産業省將為豐田在日本規劃的純電動汽車(EV)用鋰電池投資補貼約1200億日元。從車載電池的全球份額來看,中國佔到5成,日本僅佔不到1成。車載電池將左右EV的競爭力。在推進EV轉型的背景下,日本將提高國內的製造能力,降低供應鏈斷裂的風險。
日本經濟産業省把車載電池等蓄電池定位為經濟安全保障方面的重要物資,在2022年度的第2次補充預算中確保了3300億日元用於支援蓄電池領域的供應和開發。將補貼設備投資的3分之1、技術開發投資的2分之1。成為此次補貼對象的豐田的業務總額預計達到3300億日元。
![]() |
豐田的EV「bZ4X」 |
除豐田之外,還將向多家電池材料及零部件廠提供補貼。日本經濟産業省的補貼總額約為1300億日元。日本經濟産業省4月還決定向本田和傑士湯淺(GS YUASA)的鋰電池投資計劃提供約1600億日元的補貼。
預計豐田在經濟産業省的支援下,能把日本國內車載電池的年産能提高約25吉瓦時。
將通過豐田與松下控股(HD)共同出資的電池企業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PPES)的姫路工廠(位於兵庫縣姫路市)提高産能。同樣與松下控股共同出資的Primearth EV Energy(PEVE)將在新居工廠(靜岡縣湖西市)生産EV用電池。到目前為止,PEVE只生産混合動力車(HV)用電池。
此外,還將向與豐田自動織機展開合作的新一代雙極型磷酸鐵鋰電池(LFP)的開發和量産投資提供補貼。這種電池價格低廉,能夠提高輸出功率。與搭載於豐田現有EV「bZ4X」的鋰電池相比,續航里程延長2成,成本降低4成。預計用於低價EV,力爭2026~2027年實用化。
![]() |
豐田的全固態電池的研發也將利用補貼。耐用性強的全固態電池計劃2027~2028年投入實際使用。
豐田提出2026年EV年銷量達到150萬輛、2030年達到350萬輛的目標。計劃在2030年之前,向EV相關領域投資5萬億日元。
在車載電池方面,中國和南韓企業的産量超過日本。2015年曾達到5成的日企的車載電池全球份額到2022年降至不到1成。從原材料到産品採購,日本對中韓企業的依賴度正在提高。
作為與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比亞迪(BYD)領先的車載磷酸鐵鋰電池電池相對抗的技術,雙極型磷酸鐵鋰電池也備受期待。
從經濟安保的角度來看,提高日本國內車載電池的製造能力非常重要。在美國,以2022年8月通過的《通膨削減法》(IRA)為契機,以美國、歐洲和南韓等汽車廠商為中心,對EV和電池的投資正在迅速擴大。
作為世界最大的EV生産國,中國的包括汽油車等在內的2023年新車銷量預計達到2760萬輛。其中1000萬輛是包括EV在內的新能源車,在中國國內生産的EV電池構成支撐。日本也將在國內鞏固車載電池的製造基礎,這有助於穩定供應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田邊靜、長尾里穗、清水涼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