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本田EV要學中企等靠軟體賺錢
2023/10/19
由索尼集團和本田對半出資的索尼·本田移動出行 (Sony Honda Mobility)10月17日在日本首次公開了純電動汽車(EV)「AFEELA」的試製車。目標是通過乘客在車內欣賞數位內容持續收費等,從而實現用軟體賺錢的「移動智慧手機」。有觀點認為,到2030年,具備軟體升級功能的汽車每年將帶來90萬億日元以上的附加值。
AFEELA配備了因智慧手機用産品而知名的美國高通生産的運算處理用半導體「驍龍(Snapdragon)」。通過高速通信標準「5G」與雲服務連接,在自主開發的作業系統(OS)上提供內容。
![]() |
駕駛席前面是一整排觸控螢幕,可以欣賞電影和音樂 |
駕駛席前是一整排觸控屏,可以欣賞電影和音樂。車輛加速時的馬達音可以改變成與喜歡的電影風格一致的特效音。還可以在副駕駛席上連接家用遊戲機「PlayStation 5」的控制器玩遊戲。
「將實現開發環境的開放化」,索尼·本田移動出行的社長川西泉在10月1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外部企業將可以輕鬆開發AFEELA上運作的APP和軟體。用戶可以像手機APP一樣,按照自己的喜好下載視頻、音樂、地圖資訊等各種功能。
索尼·本田移動出行的目標是,建立除銷售車輛外還通過持續的收費收入來賺錢的「Recurring(迴圈)」業務模式。設想通過受理內容購買和駕駛輔助功能的申請來獲得收益。川西社長稱:「起初硬體的價值可能會比較高,但服務和軟體會不斷增加」。
此次公開的試製車是轎車款純電動汽車。將於2025年開始線上上接受預訂。車輛將由本田的北美工廠生産,2026年春季和2026年下半年起分別在北美、日本交車。
世界各國的大型汽車企業都在充分利用像AFEELA一樣經常使汽車功能處於最新狀態的「軟體定義汽車(SDV)」。比拼的是如何在銷售車輛後提供可以持續盈利的服務。
![]() |
據美國波士頓諮詢(Boston Consulting Group)預測,到2030年,SDV將為汽車行業創造6500億美元以上的價值,佔全球汽車相關市場的15~20%。到2030年,汽車製造商通過軟體和電子設備獲得的收益將增至2023年的2.9倍,達到2480億美元。
在汽車價值的比重轉向軟體的背景下,合作對象也發生變化。法國雷諾與美國谷歌于2022年開始合作開發車載基礎軟體。瑞典富豪汽車(Volvo Car)則宣佈與美國亞馬遜(Amazon.com)合作,啟動視頻發佈服務「Prime Video」。
觀察最近1年的汽車産業,包括EV在內的中國企業有了巨大的飛躍。2022年中國EV新車銷量比上年增長82%至536萬輛,高於日本整體新車銷量。世界EV銷量最高的是中國比亞迪(BYD)。
![]() |
AFEELA的駕駛席 |
在SDV和EV的巨大潮流下,擺脫傳統的「賣完了事」的模式是汽車産業共同面臨的課題。本田將與三菱商事合作,2026年以後考慮可以將儲存在電池中的電進行銷售的系統。如果多輛EV結合形成巨大的蓄電池,可以穩定日本電力的供需平衡。擺脫傳統的汽車業務模式將左右未來的收益。
特斯拉和中國企業SDV方面領先
如果軟體定義汽車(SDV)獲得普及,業務結構將接近於美國蘋果公司打造的以作業系統「iOS」為核心掌握主導權的智慧手機。將蘋果公司的做法引入汽車産業並取得成功的是美國特斯拉。
特斯拉在通過網路更新軟體功能的「空中下載技術(OTA)」上領先。在發現問題需要對車輛召回時,約4成通過OTA應對。比如,針對車輛後方的攝像頭和尾燈故障,均可以在車輛用戶本人不在的時間內進行維修。
在EV開發上領先的中國也陸續推出智慧網聯汽車。通過對好用、安全性出色的軟體進行頻繁更新,提高車輛價值的SDV對提供更好的服務至關重要。
大型傳統汽車廠商也力爭成為「汽車行業的蘋果」,但在作業系統的開發方面陷入苦戰。德國福斯(VW)正在自主開發軟體,但由於進展遲緩,打亂了新車銷售計劃。這也成為大眾前社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任期未完就被解職的一大原因。
「落後於中國」,本田社長三部敏宏4月看到上海車展上展出的中國廠商的EV後,表達了對汽車軟體開發的危機感。本田計劃2025年在北美推出的EV上配備自主的作業系統,但還未正式推出SDV。
考驗傳統汽車廠商的是擺脫以硬體為主的開發文化。汽車開發需要由一般先確定款型再著手開發的推進方式轉變為跟智慧手機軟體開發一樣在短期內反覆驗證和改善的「敏捷的(Agile)」開發體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