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移動出行社長:EV競爭對手包括中國企業
2022/08/01
在索尼集團主導純電動汽車(EV)開發的常務川西泉表示,與本田攜手開發的純電動汽車的競爭對手「也包括中國企業」。中國是全年純電動汽車銷量達到約300萬輛的最大市場,還匯集車載軟體和自動駕駛等技術。以世界最大純電動汽車廠商美國特斯拉為代表的歐美企業自不必説,如何與在全球提高存在感的中國純電動汽車競爭也將成為焦點。
索尼和本田計劃2022年內成立合資公司「索尼·本田移動出行(Sony Honda Mobility)」,川西將出任社長兼首席運營官。另一方面,索尼于4月單獨成立了名為「索尼移動出行(Sony Mobility)」的新公司,由川西擔任社長。
![]() |
索尼移動出行社長川西泉 |
索尼力爭通過與本田的合資公司,到2025年推出純電動汽車。車身製造、供應鏈和品質保證等由本田負責。索尼則將以(1)基於圖像感測器的安全性、(2)音樂和電影等娛樂、(3)基於軟體的適用性等3大領域為中心,在本公司主導下開發基礎技術。
川西表示,「可想像的範圍內都是競爭對手」,同時稱「除了歷史悠久的汽車廠商之外,還包含中國企業」。針對據傳將涉足純電動汽車的美國蘋果表示,「雖然尚未涉足,但我們也在調查這種情況」。
觀察世界純電動汽車的潮流,將中國企業納入考慮是理所當然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的純電動汽車新車銷量增至上年的2.6倍,達到291萬輛。這一數字是日本(2.1萬輛)的逾100倍。從軟體技術來看,中國也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實際上,美國蘋果5月開始招聘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工作的車載軟體技術人員。
據MarkLines統計,從2021年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來看,首位是美國特斯拉,第2位是美國通用汽車。另一方面,川西把銷售規模落後於這2家企業的中國企業視為競爭對手,原因在於商業模式上的先例。特斯拉和通用汽車採取傳統型的「垂直整合」模式,即從純電動汽車的策劃到零部件採購、純電動汽車生産和銷售全部自主承擔。另一方面,索尼和本田的合作將採取把商品的策劃、開發與製造分開的「水準分工」模式。在這種模式上,中國企業領跑。
新興純電動汽車企業上海蔚來汽車(NIO)自主承擔純電動汽車的設計和開發,委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JAC)進行生産。百度也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成立了涉足純電動汽車製造和銷售的合資公司,力爭推出搭載自動駕駛技術的純電動汽車。
索尼和本田沒有透露將推出的純電動汽車的銷售市場等詳細情況。2021年中國純電動汽車出口量約為50萬輛,超過德國和美國,達到世界最大規模。蔚來汽車將以挪威為開端擴大銷售市場。比亞迪7月宣佈進入日本市場。不管索尼和本田想在哪些市場銷售純電動汽車,都可能産生一定的競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