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造能長途運輸液化二氧化碳的大型船舶

2023/06/01


      日本國內最大的造船企業今治造船將在液化二氧化碳(CO2)的運輸船領域與三菱重工業的子公司三菱造船展開合作。將聯合開發可實現大量運輸的大型船舶。為了實現脫碳社會,回收二氧化碳並將其封存至地下的技術受到期待,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運往封存地的長途運輸技術變得重要。著眼於市場擴大,日本的大型造船企業將攜手確保競爭力。

      

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的效果圖

  

      由今治造船出資51%、負責營業設計的日本造船(Nihon Shipyard、位於東京千代田區)已開始與三菱造船討論聯合開發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計劃在2024年內從海運企業等獲得第1艘的訂單,2027年竣工。

  

      兩家企業開發的船舶的運力細節尚未確定,但預計屬於擁有容積達數萬立方米的儲罐、能長途航海的遠洋大型船舶。將推進通用型的船型設計,而非符合特定客戶要求的船型。目的是使打造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的標準。

  

      液化二氧化碳的運輸需要具有處理天然氣的先進技術,船舶大型化也是課題。天然氣在極低溫時會變成液態的液化天然氣(LNG),容易運輸。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在溫度過低的情況下則會變成固體乾冰,存在堵塞管道的風險。在運輸過程中,有必要持續施加壓力,以保持液體狀態。

  

      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可實現大量運輸的大型船舶的開發不可或缺。不過,如果封存液化二氧化碳的儲罐變為大型化,壓力控制的難度也會隨之上升,因此大型船目前尚未投入實用。

    

      目前,全球僅有數艘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而且均為小型,用途也僅限於運輸碳酸飲料,用於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CCS)的運輸船尚未形成市場。

  

      三菱造船很早就致力於開發面向CCS的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今年3月,能運輸1450立方米液化二氧化碳的小型船下水。計劃2024年啟動運輸驗證試驗。通過與實際建造經驗豐富的今治造船合作,預計更容易實現船舶的大型化。


  

      兩家企業已在LNG運輸船領域開展設計和銷售合作。據稱,與今治造船聯合向日本造船出資的日本海事聯合(JMU)今後也有可能加入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項目。

  

      作為實現脫碳社會所需的重要技術,CCS日趨受到期待。這是回收發電廠等排放的二氧化碳並封存至地下深處的技術。據推測,日本可在11個地點總計封存160億噸,但難以實施開發的地點很多。

  

      日本政府提出了到2050年每年封存約1.2億~2.4億噸二氧化碳的目標。這相當於2021年度日本溫室氣體排放量(換算成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為11.7億噸)的1~2成。運往海外的封存地等措施也必不可少。

  

      調查公司Global Information預測稱,全球CCS的市場規模將以年均15.1%的速度增長,從2022年的24億美元增至2027年的49億美元。著眼於市場的擴大,負責液化二氧化碳運輸的海運企業和作為貨主的能源企業也開始行動。

  

      日本川崎汽船參加了挪威資源巨頭Equinor ASA和英國殼牌等推動的歐洲最大規模的「北極光」CCS項目,將在2024年以後負責二氧化碳運輸船的管理和航行。日本商船三井和關西電力也將推進以海運將液化二氧化碳運往封存候選地的調查和討論。

  

      要普及CCS,企業能否確保盈利也成為課題。包括能低成本運營的大型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的開發在內,相關技術開發已成為當務之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崩貴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