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商討對外銷售吸收二氧化碳的藻類
2022/03/23
作為推進去碳化的業務,本田開始討論對外出售擅於吸收二氧化碳的藻類及其培養設備。本田將於2022年秋季設置大規模設施,啟動量産的驗證試驗。還將用於抵消自主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本田原本一直面向自主生物燃料而推進研究,但發現了高效的培養技術,力爭推進商業化。
最近,本田在日本栃木縣的研究所屋頂上建造了小規模的培養設備(面積約為30平方米),計劃2022年秋季新建約1000平方米的大規模設備。據稱作為室外設備,屬於日本國內屈指可數的規模。將自2023年下半年起,逐步推廣至日本國內和東南亞的整車工廠。
本田原本用作生物燃料,以「綠藻」為基礎開發出了自主藻類。特點是通過特殊的品種改良和培養液,提高對細菌的抵禦能力,加快了生長速度。一般的細胞分裂為每天1~2次,但本田表示,自主開發的藻類最多達到5次,可在1天內將數量增至32倍。
![]() |
本田在自己的研究所內設置的藻類栽培設施 |
本田將通過驗證試驗,檢驗不同氣候和環境下的繁殖情況。將開發出能在世界各地培育和運用的藻類與培養設備。如果成功商業化,除了生物燃料的生成之外,還將向作為藥品和食品的原料來使用的企業銷售。本田還正在研究作為汽車和摩托車的塑膠零部件加以使用。
藻類還將用在本田公司內部。本田2020年度從工廠等排放了約450萬噸溫室氣體。提出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被認為難以使排放量完全減為零,作為抵消手段,將利用藻類來吸收定位為支柱。
此外,小型商用噴氣式飛機「「HondaJet」也需要開發能推動二氧化碳減排的燃料,利用藻類生成的生物燃料是強有力的選項。還在討論作為力爭2030年代實現商業化、被稱為「飛行汽車」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的燃料。
據稱與樹木相比,藻類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更高,按相同面積相比,具備達到森林10倍的吸收能力。在對去碳化的關注提高的背景下,相關市場規模正在擴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